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东汉时期瓷器特点及纹饰介绍

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东汉时期瓷器特点及纹饰介绍
【导读】东汉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移,大荔的制陶业也就相应的落后于河南等地。东汉时期大荔的土陶仍然保留了西汉的特点。瓷土陶具有不吸水、烧结温度比较高、原料采用瓷土等特点,已经具备了原始青瓷的特征。早在商代就有了原始青瓷。用科学的观点认定中国瓷器,应该是在东汉,距今两千年。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瓷器区别与陶器的特点是:1.烧造原料必须是瓷土不能用黏土。2.烧造温度要在1200度以上,而陶器在1000度左右。3.吸水率和透光率不同。

    弦纹:东汉六朝时期瓷器上弦纹数量较多,许多瓷器之上都刻划着弦纹,从弦纹的数量上看,1周至数周的弦纹都有,但主要以1周和2周最常见。从弦纹的种类上看,东汉六朝时期主要以凹弦纹为主,凸弦纹也有一些,但数量很少。弦纹的线条虽谈不上刚劲挺拔,但也都十分流畅,弦纹多工整。

    蓝纹:东汉六朝时期蓝纹这一陶器上古老的纹饰依然存在,这可能是由于传统延续的缘故,特别是东汉晚期瓷器中常能见到,六朝以后逐渐变得少了。蓝纹的施纹方式与陶器基本相似,多拍印在瓷器之上,但与陶器不同的是,陶器多是一些较为粗犷的蓝纹,而东汉六朝瓷器之上的拍印蓝纹多是细蓝纹,纹饰线条流畅、挺拔。

    同心圆纹:同心圆纹属简单几何纹的范畴,主要存在于早期瓷器之上,在东汉晚期的瓷器之上就已经存在,但其他各个时代也有此类纹饰的出现。造型以钵、碗、盘等器皿为多,我们来看一则实例,“汉代瓷钵,J1:15内底有同心圆”(鄂州市博物馆《鄂州市古砖井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1年第3期)。这件实例很典型,是在这件瓷钵的内底之上装饰着同心圆纹,的确从实际发掘的情况来看,同心圆aIhUaU.com纹一般都是存在于器物的内底之上。总的来看,东汉六朝时期同心圆纹存在的状态还较为简单,在六朝之后继续发展,成为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和组合较为复杂的纹饰。

    羽毛纹:羽毛纹在瓷器上出现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东汉晚期瓷器产生之时就已经出现,常常出现在一些较为大型的器物之上,如一些乐器之上,“汉代双系瓷钟,M20:6上饰羽毛纹”(鲁怒放《余姚市湖山乡汉一南朝墓葬群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0年第7期)。羽毛纹在东汉和六朝时期都十分发达,通常是为了形成鸟的造型而刻划,多是作为一种辅助纹饰存在,但六朝羽纹也有特殊的情况,如许多羽纹刻画在镇墓兽的腹部,显然是寓意镇墓兽拥有在天空中翱翔的本领,而在这时羽纹就成为了神化动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网格纹带:网格纹带实际上就是网格纹,网格纹也是较为古老的纹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的陶钵上就有,是瓷器上较早出现的纹饰之一,在东汉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纹饰,而且是由网格纹组成的条带纹,简称为网格纹带,这样的纹饰以六朝时期较为常见,装饰该纹饰的器物多为碗、盘等造型,纹饰多装饰在腹部。从这些情况看早期瓷器上出现的网格纹带,依然延续了古老纹饰的诸多特征。

    冰裂纹:冰裂纹是瓷器上较为常见的纹饰,也是东汉六朝时期唯一不需要绘画而自然出现的纹饰,冰裂纹与瓷器釉质的开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胎釉在结合时自然产生的一种纹理。但它们又有不同,开片是细微的,有的甚至是我们正常都无法看到的,但冰裂纹是一些十分清晰的、开片较大的纹饰,冰裂纹在东汉六朝时期十分常见,人们似乎并不很在意于青翠欲滴的青瓷之上有冰裂纹的存在。

    瓷器与陶器相比,它的强度大,不吸水。与青铜器和漆器相比,它原材料便宜,来源广泛。加工制作随心所欲。易于成型。各种性能更是尤于琉璃制品。良好的使用功能和低廉的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瓷器的市场竞争力。瓷器的出现,结束了大荔陶器烧造三、四千年辉煌。随着瓷器的成熟与发展,很快就占领了市场,冲击着古老的大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151/433225734814.html

更多阅读

玉溪市博物馆馆藏玉溪窑青花瓷器赏析 玉溪市政府采购网

内容提要:玉溪窑青花瓷器属云南青釉青花瓷体系。元末明初,在中原陶瓷文化欣欣向荣的时候,地处边疆的云南也深受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影响,烧制出技艺独特的青花瓷器,并拥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瓷窑——玉溪窑和建水窑;到了清代,玉溪窑停烧,建水窑则

明清瓷器鉴定 明清瓷器鉴定 耿宝昌

明清瓷器鉴定——简介本文由冷锋编辑整写,如果不妥或者沟通请联系本人。中华陶瓷博大精深,但大多因为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墓葬品仿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

瓷器鉴定学习——元青花瓷器鉴定资料汇集

青花瓷属釉下彩,它要在1300度以上的高温中才能烧制成功。它的出现可追塑到唐代,从出土的整器和碎片来看,当时就有点彩纹的青花瓷器了。宋金时期青花只是作为线条等辅助纹饰出现在彩瓷当中。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器应该是元代中期才成熟的

瓷器纹饰鉴定之——说开脸 瓷器纹饰

说开脸(瘦马原创,仅供参考。2010-06-20初稿) 3)真赝对比具体而言,个人认为瓷绘的开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求证与比较鉴定。1)脸线,即构成上述脸型的轮廓线。有种说法,认为雍乾时期,人物开脸多为瘦鹅蛋脸,较偏瘦;乾隆晚期到清中期,转变

唐三彩瓷器鉴定方法 唐三彩瓷器鉴定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14-06-0419:37 阅读(19) 评论(0) 分类:古董鉴定唐三彩瓷器鉴定方法,唐三彩的胎,其胎土颇为细致,一般都以比较纯净的高岭土加工而成。无论胎来自洛阳、长安,还是扬州及其他地区,必定吸水性强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唐

声明:《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青花纹饰鉴定青花瓷器 东汉时期瓷器特点及纹饰介绍》为网友慵懒情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