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台湾著名武侠小说家、专栏作家。下面看一看相关信息吧。
一、作家简介
萧逸原名萧敬人。祖籍山东菏泽,1936年出生于北京,抗战时期移居重庆,1949年随家迁居台湾。其父萧之楚为国民党抗日名将。
萧逸少年时爱好文学,早在初中二年级就发表过短篇小说《黄牛》。并向台湾较有影响的《野风》,《半月文艺》等杂志投稿。他于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海军军官学校就读。两年后因志趣不合,退学在家,时年仅二十三岁,开始撰写武侠小说《铁雁霜翎》。次年入中原理工学院化学系就读。此后三年一直利用课余时间撰写武侠小说,因作品畅销,海内外报刊杂志索稿颇多,故中途辍学专事写作。32年来笔耕不辍,为港台武侠小说界唯一未从事过第二个职业的专职武侠作家。
1977年举家迁美,现己定居洛杉矶。萧逸的著述体裁、题材均较为广泛。其中杂文专栏最多,计近千篇。自1970年起他被聘为台北市中国电视公司的基本编剧。因而他曾撰过约15集的电视剧本,内容包括文艺,侦探,武侠,历史古装文艺,神怪故事等,不一而足。除此之外,他的散文作品亦达数百篇之多。萧逸认为自己的五部代表作品为《七道彩虹》(七部独立的中篇),《含情看剑》,《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笑解金刀》。
萧逸爱好和兴趣亦十分广泛,除了读书,写作,他最大的乐趣便是旅游。每年他都要外出几次,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诸大陆,对丰富他的人生体验颇有裨益。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对于易经,老庄,星相,命相,堪舆等颇具生命哲理的学说极有钻研的兴趣。
直到70年代后期,他才“逐渐理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超越“新艺侠情”、“奇幻仙侠”再回头走“超技击侠情派”之路,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了《无忧公主》《甘十九妹》等一系列作品。其作品中深入探讨人性的种种问题,并着重刻划侠客拥有同情温柔的心,且长于描写缠绵委婉的儿女情怀。注重气氛的营造和人性的冲突,在武力方面尤以运用了现代光学等原理的阵法描写形成特色。他不大满意“新派”的“突破”,是极少数未受古龙影响的名家之一。萧逸认为自己的五部代表作品是《七道彩虹》(含七部独立的中篇),《含情看剑》,《马鸣风萧萧》,《甘十九妹》,《笑解金刀》。
萧逸经年笔耕,著述体裁、题材均较为广泛。自1970年起他被聘为台北市中国电视公司的基本编剧。因而他曾撰过约15集的电视剧本,内容包括文艺,侦探,武侠,历史古装文艺,神怪故事等,不一而足。除此之外,他的杂文专栏作品亦达数百篇之多。萧逸爱好和兴趣亦十分广泛,除了读书,写作,他最大的乐趣便是旅游。每年他都要外出几次,足迹遍及欧、美、亚、非诸大陆,对丰富他的人生体验颇有裨益。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对于易经,老庄,星相,命相,堪舆等颇具生命哲理的学说极有钻研的兴趣。1977年举家迁美,定居洛杉矶。
二、《甘十九妹》文摘赏析
冬天日短,吃过午饭好像没有多大会儿的工夫,天就快黑了!

www.(aIhUaU.com西边的日头只剩下了半边脸儿,薄薄的一抹残晖,透过正面的那排老树枝丫,照射在“岳阳门”三字的金漆大匾上,交织出一片绚丽彩光,说不出的一种惆怅,一种单调!很有点儿“盛极而衰”的味道!
雪,还没有化完,放眼看过去,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泥泞,没有风,但是很有一股子冷劲儿!
往手心里呵上一口气,老马用力地搓着那双生满了硬茧的粗手,猫也似的伸着懒腰,慢吞吞地由门廊子下面站起来。
每天,他都要在这个地方晒上一阵子太阳,背倚着石头狮子,叉开两条腿,让温暖的冬阳照着。他的老棉裤档里一暖,浑身上下就有说不出的舒坦!
他今年五十七了,有个诨号叫“螳螂刀”,虽然说不上是岳阳门的嫡传弟子,但是多年来,蒙两代掌门人的爱护,多少传了他一些刀法身手,虽然干的是门房里的粗活儿,可是岳阳门上下谁也不会小瞧了他,辈分小的见了他还得叫上一声“大叔”。就这样,他哪里也懒得动,一年一年的可就呆了下来。
四十年来,他眼看着这座武林名门一天天地成长壮大,声名远播,前掌门人“一鸥子”冼冰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更是无人不晓,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前年退隐之后,即把门派交给了当今的掌门人--“无双剑”李铁心。
这个李铁心也不含糊,自接掌门户之后,才不过两年的时间,就很干了几件光宗耀祖、值得大声赞赏的事情!比方说:走石门,剑劈七凶;清洞庭,单骑破寇,君山一战,火焚洞庭帮的湖边大寨,剑逞三十六友……这几件赫赫往事,哪一件都轰动一时,都够他叫字号的!莫怪乎武林中要传说:岳阳门,日正当中;无双剑,盖世无双!嘿!这个威风可真是够瞧的。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萧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