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鸿燊国学大智慧 国学大智慧

国学大智慧2012-04-17 10:49

天人合一为道 夫有智慧者,得天地之法,与世间万物和光同尘。从而一理相明,百理相通,此即为“大智慧”。虽名为智慧,实而无智慧,即名大智慧。­ 人从天地生,而为万物所养;是修其神、聚其德、名其心,见其性。人本太极,心涵万物,万物默照,平横万物。无住生心,则明心见性。&sh



天人合一为道


    夫有智慧者,得天地之法,与世间万物和光同尘。从而一理相明,百理相通,此即为“大智慧”。  虽名为智慧,实而无智慧,即名大智慧。­ 

    人从天地生,而为万物所养;是修其神、聚其德、名其心,见其性。人本太极,心涵万物,万物默照,平横万物。无住生心,则明心见性。 ­­

    人常因欲望而浊其神,神即为心,心则为人之灵。若心因欲望而混浊,就如人无头脑,做事失分寸、思路不明确,行为不道德。性乃人之本也,本乃万物之根也,人乃万物之首也,则因灵也。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 ­


如是我闻:众生因法而亦,特附清静一文,诸位细细读之,定助尔等开悟:­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翟鸿燊国学大智慧 国学大智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551/164465066338.html

更多阅读

翟鸿燊语录3 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

著名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北大讲国学之大智? 之观看笔记 第一部分? 修养篇:道不远人各位领导人、各位企业家、各位硕士:大家下午好!因为今天是讲沟通的课,讲别的课我就不用你们讲话了,跟我说一句话: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大家来学

翟鸿燊 老梁为何要黑翟鸿燊

著作文章  翟鸿燊谈古典国术思想  翟鸿燊谈修养——道不远人  翟鸿燊《大智慧》—沟通国学经典解说人物作品  《大智慧1[1]》  《大智慧2》  《道法自然》  《高品质沟通》  《领导的力量》  《说在恰到好处》 

声明:《翟鸿燊国学大智慧 国学大智慧》为网友疯癫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