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经的中医方法 痛经缓解方法 五个缓解痛经的中医方法

  痛经是女性常见问题,如何缓解痛经?这里提供了一些缓解痛经的中医方法,主要包括按摩、刮痧、拔罐、灸法和敷贴法五种缓解痛经的方法。

  1、按摩

  先用拇指点按肚脐、气海、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每穴半分钟。然后仰卧位,用右手掌按揉下腹部(脐以下)约3分钟,再由脐部向耻骨联合(阴部前方高骨)推摩30分钟。要求经前1周开始自我按摩,每日1次,月经干净后3天结束。这种方法可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2、刮痧

  主要刮拭、大椎、肩井、大杼、膏盲,配刮关元至中极、地机至三阴交、5次。肝郁加刮太冲经穴部位,气血虚加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轻刮足三里、命门经穴部位3分钟;重刮其它穴位3~5分钟。

  3、拔罐

  取肾俞、胸腰部(后背)、骶椎两侧、下脘穴,选用大小适当的玻璃火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上,每次只拔2~3罐,留罐25~30分钟,每日1次,7~10次为疗程。

  4、灸法

  (1)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施术,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治疗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可缓解痛经。

  (2)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5、敷贴法

  (1)取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各50克,樟脑3克。先将当归、吴茱萸、乳香、没药、肉桂、细辛水煎2次,煎液浓缩为糊状,混入(溶于95%乙醇)适量乳香、没药液,烘干后研细末,加樟脑备用,月经前3天取药粉5克,用黄酒调为糊状,外敷脐,用胶布固定,药干则调换1次药,月经3天后取下,每月1次,连续使用,治愈为止。

  (2)将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研为末,用白酒调成糊状加热敷脐,每日1次,经前连用3天,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痛经。

治疗痛经的中医方法 痛经缓解方法 五个缓解痛经的中医方法

  提示:上面提到的只是一些缓解痛经的方法,在痛经出现的时候可起到缓解作用,要真正避免痛经的发生,要注意饮食调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的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尤其在经期内不要用冷水洗脸、洗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651/459093773344.html

更多阅读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方法

中医治疗耳鸣的六大方法:1、补肾填精法: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药方

彻底去除黄褐斑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方法,中医认为,黄褐斑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久化热,灼伤阴血使面部气血失和而造成;或气郁化火,耗伤肝肾之阴,而致水色上泛而发生该斑,单就本病而言无多大病苦,可是形成本病的原因多系精神情志因素,情绪不良则难免会影

中医治疗脑血栓 中医治疗脑血栓 治疗脑血栓的中医方法

脑血栓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医治疗脑血栓的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还有一些脑血栓的预防措施,希望大家能够仔细的看下去。中医治疗脑血栓一向有着非常好的

治疗失眠的最好方法 失眠怎么治疗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症状,失眠非常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使得工作时没有精神。那么你知道失眠怎么治疗吗?今天小编就向大家介绍失眠怎么治疗,赶紧来看看吧!失眠怎么治疗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会失眠,而且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

声明:《治疗痛经的中医方法 痛经缓解方法 五个缓解痛经的中医方法》为网友清风不解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