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历史故事 唐朝史上的奇女子:王昭君的四次人生选择

王昭君历史故事 唐朝史上的奇女子:王昭君的四次人生选择

  王昭君的故事,中国人都很熟悉。历来人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于三个方面。文人墨客和民间传说更多赞美她绝世的美丽,渲染她思乡的哀愁;而历史学家则更多强调她为汉匈关系、民族团结作出的伟大贡献。而我对她最感兴趣的,是她对待命运的态度。

  和王昭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词,是“和亲”。汉朝刚刚成立的时候,无力对抗北方草原上强大的匈奴。平城白登山一战,汉高祖刘邦差一点做了俘虏,侥幸回来后,只好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开始和亲。

  汉武帝时,汉朝开始改变长期以来对匈奴隐忍退让的政策,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反击。经过三次大战役,汉军击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势力伸入西域。到汉宣帝时,又联合西域的乌孙,对匈奴进行东西夹击。匈奴大败远遁,又遇上雪灾,人民、牲畜损失大半。许多属国见匈奴衰落,纷纷闹独立,脱离其控制。外部的打击,加剧了匈奴内部的矛盾,出现了五单于并立,互相攻杀的混乱局面。

  经过一番角逐,剩下了两个单于,他们是两兄弟。哥哥叫做呼屠吾斯,号郅支单于。弟弟叫做稽侯㹪,号呼韩邪单于。郅支击败了呼韩邪,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经过长期惨烈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此时只剩下数万部众,衰弱不堪,于是在-52年向汉朝称臣归附。这是汉匈关系大转折的标志性事件,汉宣帝君臣欣喜若狂,善待了呼韩邪及其部众。北匈奴郅支单于却因为杀害了汉朝使者谷吉,害怕报复,向西迁徙,与康居结盟,最终于-36年被汉军甘延寿、陈汤部歼灭。

  北匈奴被消灭后,只剩下南匈奴了。呼韩邪单于又喜又惧,于-33年第三次到长安,说愿意做汉朝的女婿,请求和亲。汉元帝就赐给他宫女五人。这五人中,最出色的就是王昭君了。呼韩邪得到她,顿时被她的美貌所征服,大为欢喜,上书给皇帝表忠心,愿意保护长城自上谷以西至敦煌边境的安宁。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晋代以后,为避司马昭的讳,改称她为“明君”,又称“明妃”。据蔡邕《琴操》记载,她的父亲名叫王襄。昭君十七岁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王襄见女儿端正闲丽,大异于常人,就拒绝了一切求婚,把女儿献给了汉元帝。这是王昭君的第一次人生选择,是她父亲代替她作出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29851/937580057408.html

更多阅读

风华绝代的王昭君为什么自愿出塞和亲? 风华绝代 电视剧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她与西施、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人。“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让自幼即有“沉鱼落雁之貌”美誉的王昭君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几乎成了民族亲善和睦的象征。 据

四大美女---- 王昭君故事传奇 四大美女的故事

终于,我走进了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大草原,走进了那别有风味的蒙古包,听到了那浑厚动人的马头琴,看到了剽悍的赛马,尝到了飘香的奶茶……此刻,我正走近位于呼和浩特城南大黑河畔的青冢。青冢历经风霜雪雨、飞沙流石,历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词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

王昭君出生地再考证 王者荣耀王昭君出装

王昭君出生地再考证 徐永才王昭君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她以自愿请嫁和亲匈奴,给边疆带来了近六十年安宁的壮举成为了中华民族团结史上的一段佳话,两千多年来,无数的政客、文学家、艺术家、包括普通老百姓都对王昭君的故事进行了

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西汉到了汉宣帝当皇帝的时候,汉朝又强盛了一个时期。那时北方的匈奴由于内部相互争斗,结果越来越衰落,最后分裂为五个单于势力。其中有一

声明:《王昭君历史故事 唐朝史上的奇女子:王昭君的四次人生选择》为网友别撩脸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