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是一个敏感词语。由于肾与生育、性生活、阳痿早泄等息息相关,许多人一有掉头发、腰膝酸软、手脚冰冷的症状,就怀疑自己是不是肾虚。尤其是冬天一到,就各种补品轮番上阵。确实,症状是判断是否肾虚、是否需要补肾的关键。不过,肾并非虚了才要补。中医专家认为,肾需要好好“养”护,人才会健康,而日积月累的伤肾行为,就会导致真正的肾虚。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张秋霞
肾是人体的“大水池”,影响全身器官

“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汤水福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医五行养生的一个学说。
不过,许多人误以为,肝到了春天才需要养,肾到了冬天才需要养,其实这是错误的。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在一年四季都需要得到养护,人体才能健康。按照这个说法,其实每个人在一年四季中都需要养肾。而在五行学说中,冬季主“封藏”,与肾主封藏的功能一致。因此,中医特别强调冬季养肾,补充了足够的精气,来年的春夏能更好地生发。因此,之所以说“冬天养肾”,是因为这个季节养肾的效果更好,正确养护对肾有更好的补益作用。
为什么养肾如此重要呢?汤水福表示,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一方面表明肾的功能与先天因素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肾的“根本”地位。
“打个比方,肾就像是人体的一个蓄水池,其他器官是与之相连的小池塘。肾的精气充足,就能很好地补给其他器官;而肾功能不足,其他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影响;反过来,其他器官的功能不足,也会影响肾的健康。”汤水福说,例如肾阳虚的人很容易脾胃阳虚,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等一系列症状;同时,脾胃阳虚的人久而久之也会伤肾,导致脾肾阳虚。所以,中医的养生观念不是片面的,不是养好肾就能很健康,需要全面、平衡、长时间地养生。
早睡晚起,适合冬季的一种养肾良方
怎样养出一个健康的肾呢?汤水福说,一谈养生,许多市民都会联想到吃。其实,饮食药膳只是中医养生的一个方面,单靠饮食是不足的,还需要全面的养生。
例如,冬天的季节特点是日照时间变短,天黑得早、亮得慢。人也需要顺应自然,早睡晚起。不过,这里的早睡晚起并不等于睡懒觉。冬季最佳的睡眠模式是晚上11时前入睡,早上7-8时天亮后再起床,保证一天有8-9个小时的睡眠。另外,运动也是一个重要的养肾方式,中医认为“动则生阳”,运动能为身体补充肾阳;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避免伤肾的方法。
至于饮食方面,汤水福表示,寒冷的冬季适合吃较为营养、温补一点的食物。常见的肉类有羊肉、牛肉、兔肉、狗肉、鹿肉等,淮山、韭菜、生姜等蔬菜,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物,都能入肾。还可以适当用一些补肾的药材入膳,例如当归、淮山、枸杞、鹿茸、肉桂、巴戟、杜仲、鱼胶、虫草、蛤蚧、海马等,用来煲汤或泡酒都是不错的进补方式。另外,要让药效能够更好地被吸收,还要适当选用一些补气补脾的药物,如黄芪、党参、茯苓等,可以一定程度减少“虚不受补”。
“要强调的是,吃什么东西、吃多少,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汤水福说,例如阳虚体质的人适合吃羊肉、当归等大补的食物,但湿热、阴虚的人未必适合,吃多了还容易上火。因此,在进补之前最好到正规医院中医科辨明体质,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养肾方式。
■王云涛/图
相关链接
男人56岁、女人49岁后都应补肾
劳思、熬夜、性生活无度都会伤肾
汤水福表示,肾虚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与都市人忙碌的生活方式有关。例如工作压力过大,劳思容易伤心脾、伤肾;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也容易伤阴伤肾;性生活无度也是年轻人肾虚的一个常见原因。养肾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避免对肾的伤害,因此,改变不良的生活工作习惯,对于养肾来说十分重要。
肾一年四季都需要养,但不一定有补的必要。什么情况下需要补肾呢?
汤水福说,肾的功能随着人出生之后就在不断下降。一般来说,老年人都需要补肾。“尤其七八(56岁)之后的男性、七七(49岁)之后的女性,都需要补肾。”他表示,另外,如果出现一些肾虚的症状,也要考虑补肾。常见的症状有手脚冰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夜尿频多、不孕不育、阳痿早泄等。这些症状可能是肾虚的信号,出现症状后最好及时去看医生,确定是否为肾虚,若是,再采用合适的进补方式。
肾虚主要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两种。肾阳虚主要源于阳气不足,常见症状为怕冷、易累、夜尿清长、小便次数多、精神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口淡、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肾阴虚主要因为“水”不够,常见症状为腰膝酸软、口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失眠、多梦等。当然,也有阴阳两虚的患者,当相对占比较少。肾阳虚者适合前文所述的饮食进补方式,而阴虚者可以适当吃甲鱼、燕窝、木耳、阿胶、枸杞等。
值得注意的是,出现早期肾虚症状,可以通过饮食进补的方式来缓解,但一旦发展到肾虚地步,单纯靠普通的养肾食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需要靠药物等其他方式来治疗。因此,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适合自己的补肾方式。
肾虚的一个常见表现是手脚冰凉,这是因为肾气不足,难以将气运到身体的最末端。汤水福认为,通过中医艾灸加泡脚的方式,能够很有效地缓解这一症状。每天可以艾灸脚底的涌泉穴15分钟,帮助阳气往上走;再辅以每天睡觉之前泡脚15分钟左右。长此以往,就能很好地缓解手脚冰冷的问题。
Tips
靠谱推荐:
艾灸+泡脚最适宜冬季养肾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