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炎热还未全部散尽,假期的结束使得旅游炎热已经退去。这个时候随街道组织的团队来到北戴河一带游玩。参观万里长城入海的老龙头,是自我从有了数码相机可玩的以后,就期待自己能照遍祖国山山水水,这里自然是摄影的好地方。但说回来自己又说不上是摄影,因为旅途都是匆匆的,设备用的都不是专业的,就连三角架都没带,只能说是一瞥而已。
有景区权威的解说,拍照下来贴上来省去了很多的调研和学习,很省事又能尽量是大家了解一个正确的知识。
进入老龙头景区参观老龙头的军事布局是必要的一景。古代人很少有高楼大厦,宽敞的活动大院成了现代人的追求。院内石人石马,装点着当时代的情景。马厩里有马,路口有兵勇把守。
生活中吃饭是头等大事。碾房,加工粮食的地方。
粥房。里面的巨大的粥锅。高大的炉灶被安排在地下部分。
部队里还有牢房。古代时期掌管一地兵权的长官,可能可以有自己的执法的权利,可能不需要什么法官律师磨嘴皮,就可以叫那些犯了长官认为有罪的事情,而关进牢房。哈哈,猜测而已。
第二层院落里展览的战船和打仗侦察兵用的特殊设备。
因为走进来时是后院,来到正堂已经是快看完了守备署大院。
看完正堂,出得大院,方见守备署的前门的风采。
大院外就是面朝大海了,院内还有什么龙王庙供奉着。大概是因为滨临大海有求于龙王爷,所以需要供奉。
院内有个供训练士兵的迷宫阵,正确的说应该是八卦阵。是古代一个很有智慧的布阵的法子,好像诸葛亮用过是不是他的发明就不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学的不牢固所以不敢断言。
旁边有个将台,将军站在上面可以居高临下的指挥军队的操练。这个将台,应该是戚继光当年使用的将台。

登上澄海楼可以看到更壮观的景色。
居高临下看一下八卦阵的阵脚。
回头可以看见远处的群山。
前看就是宽广无垠的大海。难怪这里叫做山海关。
平台上还有一些景观,团队带的路线都是固定的,没时间让你四处自由溜达。这处的御碑亭,也是紧着一带而过。
走下去就可以到达入海石城,看看那里的工事建筑,周边风光。
忘记陆地的一半,老龙头就像一艘大船。一层比一层深入大海。
大海广垠的水面,是古代天然的军事屏障,它可以屏蔽军队中绝大部分的步兵、骑兵、战车这类。
最后的一端修建了高楼,更便于观察大海上的敌情。从哪里回来的时候,发现同伙们还在最里头的地方围着刻有老龙头的石碑合影留念。可惜只有十五倍的变焦,现在已经有了35倍变焦的相机,我已经馋了那变焦的能力。专业的长焦和天文类的望远镜可能望的更远,但是不可能自个儿带着它们四周周游。
这是一张拼接的180度左右的大图。现在的相机也有了自动拼接的功能了,只是我看不上它那取景的像素,是在原最大尺寸上使用长边的最大像素,而短边却是更加小了的像素尺寸。也乐得自己回来用ps拼接,像素却是成倍的增长。不多展示给大家的因为上传的和显示的约束,最终给大家看的是小像素。
与老龙头遥望相对的是海神庙建筑群。里面有海神殿、天后宫、观海亭。从老龙头溜达到这边来,一路沿海边风光无限,爱照相的(被照)和爱照相的(照别人),争先跳上海边的石头上留影。
进入海神庙建筑群第一道是牌坊。
在观海亭看到当地的一位钓鱼爱好者,在这里钓海鱼,倒是很优雅的享受。正赶上钓上一条小海鱼,不知道叫什么,挺好看的。看看庙,转一转赶紧就走出来了。
在观海亭看到的风景。
冲着老龙头的一面。
跟团出去这种固定计划的流程有些让人不能尽意。当然集体活动每个人心思不一样,也只好这样了。
这么匆匆一瞥很难知道的清楚更何况更不能给大家说清楚。还好把人家景区的全景指示图拍照下来。当做全面笼统的总结吧。事前没有这里的知识,看的时候糊里糊涂不知道正确的名称,如果事先知道一些,再去看恐怕就会更深的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