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吃重阳糕 重阳节喝酒 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

重阳节吃重阳糕 重阳节喝酒 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

登高望远、饮菊花酒、佩戴茱萸……这一系列重阳节特有习俗,描绘出秋日一幅亮丽的风景画。

农历九月初九,也就是昨天,是传统的重阳佳节,民俗学者王娟介绍,古代,这个节日又叫“菊花节”,“很多习俗都是围绕菊花展开的,比如搭建菊花山、灯下赏菊等。古代各家商铺还会买很多菊花装饰庭院。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也很少有时间去实践,这些旧有节俗已经消失很多了”。

节令饮食不可少:喝菊花酒 吃重阳糕

在中国节俗中,节令食品往往占有特殊位置。古人习惯以岁时节日作为向神灵献祭的专门时间,用新收获的黍稻制作而成的重阳糕是重阳秋祭的祭品。民俗专家萧放说,唐宋时重阳食糕俗流行,宋人已习称“重阳糕”。

“糕在汉语中谐音‘高’,是生长、向上、进步、高升的象征。”萧放介绍道。

而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亦记载,宋代民俗,在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作三声。”

饮菊花酒是重阳节另一重要习俗。据公开资料显示,菊花酒用菊花杂和黍米酿成,“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古代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长命酒。

“菊花酒虽然达不到令人不老的神奇效果,但的确有清热解毒、明目祛风的药用价值。”王娟笑着说道。

重阳节与菊花:古时搭菊花山、灯下赏菊

如前文提及,重阳节与菊花的联系较为密切。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古时候,菊花被认为是君子的象征,古人对其评价极高。重阳节首先是一个关于菊花的节日,过去又叫‘菊花节’。”民俗学者王娟解释道,菊花还是道教修炼、养生的象征,“过去民间还认为喝菊花水能使人长寿”。

正因如此,古代与菊花相关的娱乐活动也不在少数。王娟说,除了登高望远、佩戴茱萸等现代人熟知的习俗外,古人还会在街道两侧点菊灯、搭菊花山,还流行在灯下赏菊。

古代的官府也会与民间同乐。明清时期,每逢重阳节,各地官方会办一些“菊花展”,让百姓观赏。王娟说,商铺也会买很多菊花,装饰自己的门户庭院,整条街都非常漂亮。

“不过,目前重阳节的旧有节俗已经消失很多。原本附加在菊花上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未来如果社会和人们一同努力,组织一些与有益重阳节俗有关的活动,情况也许会慢慢发生改观。”王娟表示。

以上是用户分享关于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了,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0151/48894238184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九九重阳糕--九月九日望乡台 九月九重阳节歌曲

原文地址:九九重阳糕--九月九日望乡台作者:甜甜爱吃鬼九九重阳节,其实我对这个节日的由来知之甚少,只知道跟登高望远,赏菊有关。那天在博客偶然发现了月亮晶晶的重阳糕博文,清新脱俗的让人一看就眼前一亮放狗搜了一下关于重阳节的起源,不

十二张步骤图详解重阳糕做法--三色重阳糕 装修流程步骤详解

应个景,重阳节来临之际,做块三色重阳糕来迎接这个一年一度的季节。这次做了个三层的,一块糕有三种口味:最底下那层因为糯米粉比例多点儿,所以蒸好后口感有点像糯米糕,软软糯糯的;中间那层豆沙细腻甜蜜;最上面那层因为掺了些玉米粉,所以口感

重阳糕 重阳糕-简介,重阳糕-生产制作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人人爱吃

重阳节节日起源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糕起源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发

蜂王浆的副作用与禁忌 重阳糕禁忌与副作用

  4禁忌与副作用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是老年人的节日,孝顺的子女们总会在这一天给老人买上几块重阳糕。不过,由于越来越多的老年病缠上了我们的长辈,吃重阳糕也要有所顾忌,重阳糕作为一种点心,不宜空腹食用。重阳糕是一类高碳水化合物

声明:《重阳节吃重阳糕 重阳节喝酒 重阳节的旧俗吃糕喝酒现在还保留着吗?》为网友扰人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