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引言:“被自己释放,然后自由”,“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一个小孩,当没有人拥抱你内心的小孩,你要拥抱她”,学会寻找安静的力量疗愈当下,学着从身心灵各方面爱自己,拥抱你自己的内心,对自己对话,不要害怕孤单,唯有这样,每个人女人能拥有强大的自我和自由的灵魂。 ——心灵咖啡网
书名:《灵魂的自由》
作者:伊能静 著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10年09月01日
内容简介:《灵魂的自由》大胆真实地披露心路历程,深刻触及了心底的所有情感,其间有对年少时父爱的追忆,有对爱人的忏悔告解,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体悟,有对孩子的柔软母爱,还有内心深处对爱的无限渴求和自身感情最终归宿的表白。
心理学看点:潜意识 唤醒 疗愈 情感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灵魂的自由》是伊能静经历伤痛之后重新出发的作品,她试图告诉现代社会每一个与孤独共舞的女性,面对巨大而无法挽回的伤痛,该如何治愈千疮百孔的内心,身处攻讦与误解的烟硝战场,又要从何处获得勇气去应对?
精彩书摘:
做着梦也醒着
在阳光包围的飞机上,读着朋友介绍、一定要看的书《零极限》。
窗外蓝天白云,我却想起你可爱的脸。
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办法见面。因为外界?一切,因为我不稳定的状态。
终于等到假期你来看我,在机场远远地望见你,我红了眼眶,但你只是开心地笑、哼着歌,仿佛我们昨天才刚见面。
夜晚你睡在我身旁,我默默地哭泣,紧紧地抓着你的小手。感觉你的爱止住了所有的伤痛。
我常常在想:拥有爱的能力,是一种深刻还是一种肤浅?
我有太多缺点、太不完整、太想爱与被爱,在我身体里的那个小女孩,一直没有等到拥抱。
送你回台北后,我去拜访了心灵治疗师。北投的山区,潮湿的空气与绿色的树,她打开门让我坐下,在那个金色的蒲垫上,她要我呼吸、安静、放空。我崩溃地止不流泪,却依然没有声音。
离开前,她温柔地摸着我的手说:
“不要怕痛,不要怕承认痛,不要怕承认会痛。”
真的,真的很痛,当然痛得很深很深,也藏得很紧很紧。其实不想知道自己还痛,也不想知道还要继续痛下去。但是,她要我看着它们。
这样,你才能被释放。她说:
“被自己释放,然后自由。”
回到山下的车上,靠着车窗,眼泪依然不由自主地滑落。
一直想要压抑痛,一直想要告诉自己感觉早已死亡,一直想要继续硬撑。
当你展现真我的时候,你就被准许获取所有的完美。
而如果你放任谬误的思想当家作主,你就自动以疾病、混乱、怨恨、沮丧、批判和贫穷的方式经历不完美。
和你相处的时间里,白天总是欢笑,夜晚倚着你却安静地哭。情绪有时愤怒、有时哀伤、有时木然,像一场醒不来的梦,反反复复。但最后总是会问自己为什么?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人生非如此不可?我到底是要学会什么?当哀伤愤怒的思想占满我的思绪,问题便越来越多越来越疼痛。那个在脑子里喋喋不休的小我,不停地自言自语,终于将我击垮。
心悸、头痛、无法吞食、睡不安稳。我渴望找出答案,不是愤怒、不是伤痛,而是寻起过往的每一刻,不逃避的面对原生家庭时就遗留在我身上的伤痕。我开始检查每一个在自己心里的坑洞。当无法承受时,我去见心灵治疗师,把自己交给她,我不想再让苦痛的思想占据我,但我却无法安静。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我看见破碎的自己无法愈合,当我看见那些伤时,我脑子里愤怒哀伤的声音终于渐渐隐去,心开始安静。
不管这世界怎么看待我,我真的相信生命以这样的面貌呈现,一定有它的缘由。
如果我受伤,那是因为我赋予了我爱的人伤害我的权利。如果我伤人,那?我的黑暗的深处所呈现的不完整残暴地待人也待己。
所以,受伤与伤人都是我。这世界的好与坏,是我赋予了它如何成长的样貌。是我自己决定了伤害与被伤害。所以我必须看到自己的不完整,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完整,我才有宽恕自己的能力。
生命至少有三个阶段:开始,你认为你是受害者;接着,你会认为你是自己生命的创造者;最后,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你将成为神性的使者,在这最后的阶段。
我不想扮演受害者诿过,我只想诚实地面对那些好与坏。如此我才能清理过去,当我们不断活在记忆里时,生命等于被回忆定格,我们从来没有往前,六?的自己依然是六岁的自己。只有回到零的状态,才能活在当下的时刻里,不再被过往纠缠。
我渴望创造出不怨不恨、善良的自己,清醒着不再沉溺童年的裂缝,不再陷入爱的索求,不再沉溺伤痛。为了你也为了自己,我要更坚强、更有勇气、更成熟、也更清醒。
荣格说:“往外看的人,做着梦;往内看的人,醒着。”
我多希望当我拥抱着你的时候,也能学会拥抱自己身体里的小女孩。那个一直想要爱,拿着小花胆怯害羞的小女孩。而在这一切伤痛之后,我能依然勇敢地往外看也往内看。
做着梦,也醒着。
村上的午后
坐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前的露天餐厅,吃着天然有机的自助沙拉,配上主餐蝴蝶结意大利面还有蒸鲈鱼。甜点是黑巧克力及抹茶口味的手指冰激凌,喝下浓浓的英国伯爵茶。今天的阳光,是村上春树的散文。
刚买来的《关于跑步,我说的其实是……》陪着我搭飞机到香港,书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属于它自己的旅程。
每回低潮时,就读村上春树。将那些充满能量的字句,放在口里咀嚼。那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品质,安静、温柔、坚持。我总是反复低声地吟哦。一遍一遍仿如经文,瞬间安定自己。
总是这样,在人生里,阅读、景象、美食与让你心安的人,组合在一起的时刻,往往不是让你拥有更多思考,反而是能让你空白。这些让自己柔软的人和事,总是能让自己放空,不再武装紧绷。
而每一次大量的空白都让自己像海绵一样,挤干后才能再吸满水,再次丰满饱和。这段时间为了工作,开始固定地练习舞蹈。而每一次练习之后,都能够感觉身体在运动后更有专注力,身体的曲线在运动后更为明显,皮肤自然泛红闪着亮光。
在夜晚泡澡后,因为身体的肌肉被适度使用,所以总能更快入眠并且睡得更深沉。
有一段时间,我勤练热瑜伽。那时身体的肌肉线条紧实柔和。每次下课冲完澡之后,走在夜晚的忠孝东路,吃一点点清淡的食物,整个人仿佛被洗涤,人是轻的,世界也是轻的,心底无欲无求,生命干净而醇美。
转眼才发现,那样的日子竟然已经是许多年前。而这几年的自己,在不同的城市疲于奔命,忙得忘记了忙碌的理由。虽然每天满满的行程,但却感觉身体里隐藏着一个恐惧与过度消耗的自己。并且在那样反复的追赶中,看见原本渴望用忙碌来充实及感觉自己存在的一切价值,都开始动摇。
到底想要追求的是什么?追到了真的会快乐吗?而停下来后又该如何?真的停下来就会快乐吗?
在那样拼命过后的夹缝中,我的脑海里总是不自觉地浮起这些语言,但又迅速地将它湮灭,因为根本不会有答案。
但终于面临坍塌边缘,于是告诉自己,检视这一切的时间到来了,别再逃避,面对它吧。
朋友热心地让我去学习坐禅,在两个月的禅定修行之后,却发现越忙是越无法静观,在闭上眼的时刻里,心反而更烦杂,更陷在无明的幽暗之中。
也许没有人看得出来,但是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自己是多么清楚。
喜欢书里的一段文字:
人无论如何实在有必要设定所谓的优先顺序。
要顺序排出时间和精神体力的分配比例。
到某个年龄为止,心里如果?确实建立这样的系统,人生会缺乏焦点,变成没有轻重缓急。
所以我想更确定安静的生活,以便一切都能以专心投入写小说为优先。
三十岁的村上先生,决定以写小说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终于关上七年来经营得很不错的餐饮店。改变所有生活节奏,五点起床;十点就寝;清晨写作;天黑后放松听音乐;没有夜生活;拒绝邀请,更重要的是为了写小说能拥有专注力、持续力及体力,他开始跑步。
他选择四十公里以上的马拉松赛跑,但不管跑出多大的兴趣,也绝不让跑步超越写小说的时间。
那种坚定自己、安静自己、掌握自己的能量,真的是很让人又让人无法企及。
确立安静的生活,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对生命的负责。
因为这本书,我检视自己的生活,因为我爱的村上,我决定确立我的生活。
总是阅读、拒绝不喜欢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事交往,尽量只跟家人及最亲爱的朋友在一起,把生活的欲求减到最低。
减去不必要的,只是为了拥有空间及容量,增加必要的。
村上书里写着,关掉店面瞬间改变生活的时候,曾经有许多人给他各种建议大喊好可惜。但是,如果一个人能看见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却没有勇气除去杂质,那才是软弱与可惜。
我只愿我也能找出那个属于自己生命的焦点,并且用长跑者的毅力一步一步坚实的跑向我要的世界,不怕批判,不怕寂寞,不怕不参与世界。除去那些因恐惧而积存的生命碎片,找到自己的安静。
本书目录:
起始
春暖花开
拾回
魇
坚强
做着梦也醒着
村上的午后
守护者
选择

两难
放手
喜欢自己
爱恨别离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