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在壹读君昨晚吃面的时候,《人民日报》对大老虎发表了陈词:他已不再是同志。
“同志”是一种政治平等的待遇,是政治上的最低肯定。2003年,全国各地党委都曾专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党内互称同志优良传统的通知》,要求“对担任党内职务的所有人员一律称同志,不称职务”。
在历年的大老虎通报中,除被开除党籍的徐才厚外,仅周一人未被称呼为“同志”。这说明什么呢?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教授杨小军说,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说要把周永康开除出党,但现在党内已经把他搁在了党外,所以不用“同志”二字。
咳咳……好了好了,这些看看就好,说正题。作为一宁折不弯的男人,壹读君今天要跟大家聊聊同志的事儿。
实习壹读君|汪子钰 董苏豪
“同志”刚开始是指一起开房的人
Long long ago,人类就开始用“同志”一词了。它来源于希腊文中的单词kamara,到拉丁文中变成了camera,是不是觉得眼熟?没错,同志和照相机有着同一个老祖宗。
当时这个词的意思是“密室、房间”,照相机、暗箱也像个密封的房子嘛。而密室又是怎么变身成同志的呢?
想当年,还没有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欧洲,生产力有限,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治安防恐等工作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出行做生意的小伙伴们往往要一起开…房…嗯,只是为了防盗而已。所以慢慢这个词的意思变成了“同房的人”,拼写渐渐演变成comarada。是不是已经凌乱了?还没完呢。
后来这个词流传到法国,变成comarade,已逐渐有了“同道中人”之义。这时跟我们的“同志”已经差不多了。最终,英语确定了comrade的拼写。是的,就是你在好莱坞电影中看到的,那些美国大兵之间互相的称呼。
莎士比亚时代,“亨利四世”历史剧中已经有这个词了。同志们待在同一个房间建立起“camaraderie”(就是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意思啦)。

所以说,这个词最终定性前也是经过了七七四十九道工序的。
日本和苏联给中国送来了“同志”的新意义
“同志”一词在汉文化中流传已久,左丘明的《国语·晋语四》中就有“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的阐释。
不过,首先把“comrade”翻译为“同志”是邻国日本,比如1875年出版的《开化必要大全诸证文例》。
同年,教育家新岛襄在关西开办日本第一所基督教大学——同志社大学。其后,陆续出现了以同志为名的各种机构,如“文学同志会”、“大阪同志社”等。到19世纪80年代,“同志”一词在日本已十分普遍。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句耳熟能详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即是受日本同志文化的影响。当时,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会员之间规定以“同志”互称。
中国共产党对“同志”的偏爱当然要说到俄国,俄文中ТОВАРИЩ一词就是“同志”。沙俄时期,俄国革命党人中流行ТОВАРИЩ这个称呼,十月革命后,它被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广泛采用。上至中央军委、元帅,下至书记和基层士兵,无论是苏联红军、朝鲜人民军、越南人民军,都用“同志+军阶”的方式问候对方。古巴西班牙语中的compa?ero,取“同伴”之意,流行于古巴官方和正式场合中。
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意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均可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这是我党在正式文件中最早使用“同志”一词。
充满情义的一声“同志”
如果要收录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热门用语,“同志”绝对能排第一。全国人民的阶级身份在称谓上被拉平,人人都将“同志”作为尊称,只要你不是罪犯,就可以称为“同志”。1965年,中央曾要求党内一律称“同志”,不要叫官衔。
这个词,象征着平等、民主、目标一致、团结友爱。
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先生”、“女士”的广泛运用,“同志”称谓的使用范围缩水。官员之间,下级对上级一般称官衔,或者“首长”、甚至“老大”、“老板”,对平级或者下级则私下称兄道弟。即便如此,“同志”称谓中依然含有崇敬、严肃的情感涵义,在政治场合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常用语。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时候,“同志”一词能起到很好的增添气氛效果,可以表现话题有多么严肃。比如:“你的错误是很严重的,同志!”
为了维护“同志”的严肃和庄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曾经明确,“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任何负责党员包括中央领导同志的个人意见,不要叫‘指示’”。今年早些时候,广东省纪委也曾禁止以“老大”、“兄弟”来称呼同志。
当然,对官员来说,“同志”一词首先意味着,你是自己人。当有一天,“同志”的称呼从名字后面被拿掉,那也许就意味着后会无期了。
众所周知啦,“同志”这个词后来也逐渐有了其他的含义,这也许是当初万万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