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发光体,关键在于,如何根据孩子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
为什么强调因材施教?在实施因材施教前,我们需要认识到哪些问题?如何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有哪些可以运用的工具和方法?本期微课全球因材施教协会资深会员,美国LRH Academy个人成长及潜能开发咨询师黄龄慧老师和我们一起分享“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松果微课个性因材施教黄龄慧
第一部分
父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为什么要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及左右脑分工理论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遗传特质体现在哪些方面?后天教养中,为什么整合教养一致性如此重要?《涂鸦还是创意》《听不到妈妈叫他》《拖拉磨蹭还是按时完成》三个案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第二部分
后天教养的准备——父母的功课
后天教养需要做的5个准备是什么?案例4中,对于天生挑剔型孩子,两种不同的说话方式会产生怎样不同的效果?比马龙效应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分享导师

黄龄慧
★ 全球因材施教协会_资深会员★ 美国LRH Academy_个人成长及潜能开发咨询师★ 罗妈妈亲子教室_创办人★ 台湾小太阳公司_西安发展中心负责人★ 两个女孩的妈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1051/419872317494.html
更多阅读

五一节期间,收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2013年第4期,这一期杂志集中讨论了国内微课程(微课)的发展,应杂志社编辑之约,我为这一期杂志撰写了一篇文章,介绍了我们团队近期在一些省市开展教师微课程培训的情况,谈到了有关微课程的发展和

利用微课、慕课等方式让学生能接触优秀教师的教学,自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流失率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怎样的微课、慕课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更投入地开展学习呢?最近,来自美国的两篇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

[原创]小“微课”,大“世界”——揭秘“微课”建设内核的十个问题 之一一、如何理解微课?——微课的“四微特点”“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

本是同根生——两类微课的比较微课背景与定义系列【6】 在前面的四篇博文中我们通过翻译外文了解国外微课的定义及起源,然后分别介绍了国内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微课实践者,胡铁生老师和李玉平老师,以及他们对微课的研究,感兴趣的筒子们可以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微课堂一直专注于为莘莘学子提供优质课外辅导课程服务,秉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