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考察团”
南美路遥,须中途转机,起码25小时,费用昂贵,六七万起跳,自费游客很少,多为公务考察团。改革开放三十年,官员们几乎跑遍欧美亚非澳,似乎就剩下南美这一“最后考察点”。当地导游告知:巴西、阿根庭、秘鲁等国机场、宾馆、景点,能经常见到蜂涌而入的中国公务团,接中国客人的生意非常好。导游进一步说:公务团名为考察,真正谈判或参观项目最多半天,甚至一小时,其余均游玩购物。知道本人自费前往,很惊讶:“你们为什么要来?”
早些年,阿根廷旅游社还不太愿接待中国大陆团,一则大陆旅行社压价太低,二则游客文明素质又差。南美旅行社一直喜欢接待日韩新台亚洲客人。后见全世界都在抢中国客源,特别看到周边国家靠中国客源快速拉动旅游经济,才猛然醒悟,马上向中国开放旅游。中国公务商务考察团的涌入量与消费能力,让阿根廷立即兴奋起来:没有哪个国家公务员像中国一样牛!“中国人怎么一下子有钱了?!” 真金白银面前,一些议员不得不重新评议中国。如今欧美一些高档专卖,必招华裔姑娘为店员,英文法文西文可以差一点,但必须会说中文。店主一再叮嘱:看紧盯牢中国大陆旅游团!多年没见这样有购买力的老外了。亚洲一直是日本人台湾人有钱,中国大陆人怎么也有钱了?信用卡都不用,大把欧元美元。

2009年6月,中国旅行社京沪合团,十五人赴南美三国(巴西、阿根廷、秘鲁),十八天,团费6.8万,上海出发12人,三位浙商,八位浙商请邀请的官员官属,另一位即本人——63岁残疾旅行家(已跑54国)。一对母女乃部门头头之妻女。几位浙商在沪投资上亿,一直想对关照他们的官员“表示”,这次邀游南美。头头怕太招摇,请妻女“代劳”,所有费用自然均由几位浙商买单。巴黎转机,三位北京来客加入,同赴南美。这三位更神秘,坐商务舱,几天后才知中年妇女乃北京某航空公司老总太太,一位男士是她亲戚(中央党校正处级教师),陪同她俩的是买单人——机场物流公司老板。这位太太很牛,说已跑遍全世界。当听说我也去了很多国家,要去我的护照对比签证,发觉我比她多去了几个国家——朝鲜、越南、柬埔寨,便问 :“都是自费掏钱去的吗?”我点点头:。她得意了:“我从来不掏腰包,都是别人请客,而且坐的都是商务舱。”当听说我结束南美之行后单身再去墨西哥、古巴,她一脸不屑:“这种穷国家,送给我去都不想去!”一路上,物流老总拍足夫人马屁,到处买单,大包小包礼品。
疯狂购物是早期出国游一大特色,就像长期挨饿者,突然来到一桌宴席前,东西什么都好吃!1998 年,本人首访欧洲十国,42人的商务团,回国时巴黎机场,大箱小包托运,办理退税的领队大吃一惊,全团在欧盟各国购物一百多万人民币,这还仅仅是退税部分!
巴 西
巴西面积850万平方公里,南美第一,世界第五;人口1.9亿,南美第一,世界第五;GDP 2011年2500万亿美元,南美第一,世界第七。人均GDP 12800美元,迈入富国行列。
里约热内卢,葡语“一月之河”,巴西人称“奇妙之城”,著名旅游胜地。依山傍氷、海滩30多处,总长200公里,风情万千,百看不厌,巴西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都是旅游佳期,春天田野最漂亮,植物像波浪一样,向日葵跟着太阳转。旅游是巴西的支柱产业,仅第二旅游中心的伊瓜苏市,每年就接待游客120万,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旅游与商业。
耶稣山是里约热内卢该城制高点,位于最著名的科帕卡巴纳海滩附近,海拔2310米,巨型耶稣像乃整整45年的精心之作,1931年完成,高38米,头部长近4米,伸展两手宽28米——既迎接八方来客,又赐福百姓平安,全球最大的耶稣巨像。1981年,罗马教皇亲临盛大现场,庆祝巨像建成50周年。天主教为巴西国教,90%以上巴西人笃信天主教,所有政党都不敢小觑宗教之力。
亚马逊河不仅流域面积全球第一,流量也第一,等于七条长江(巴西淡水占全球1/3)。亚马逊河还有一个世界奇观——涌潮,可媲美钱塘潮。伊瓜苏市意为“大水”,拥有著名的伊瓜苏瀑布群(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瀑布跨越巴西与阿根廷,3/4在阿根廷境内,两国均设立国家公园。
老天特别优惠巴西,地大物博,物种丰富(南美第一),851.2万平方公里面积,森林占全球1/5、热带雨林像一台巨大的空气吞吐机,亚马逊雨林被誉“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森林被砍伐殆尽,全球氧气将减少1/3。年均降水量三千毫升,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没有冬天,人口1.9亿。
社会·生活
巴西人把自己完全托给神,乐天、奔放、浪漫,生活节奏缓慢、做事慢慢呑呑,很随意。巴西人不注重外表,但讲究享受人生。“吃光用光不叫冤枉”,挣钱是用的化的享受的。穷人不会积蓄,不做钱的奴隶,总是坐吃山空,身上的钱总是少得可怜,欠账成生活习惯。虽说周薪制,但很多巴西人还是需要预支;凭银行或商店的信用卡可赊欠,开支后再“还贷”。商店货架上到处醒目标价60×10次,分十次付款。巴西人一直嘲笑华人不会享受,做牛做马全为子女。不过,巴西人很羡慕中国大陆新移民,“怎么身上总是有钱?怎么还这么勤俭吃苦?”
巴西为天主教国家,奉守一夫一妻制,但大量崇尚性开放的黑人移入,巴西青年开始学美国基督教新教,也开始“七年之痒”——婚姻七年一轮回,结婚离婚成了家常便饭。一批巴西青年永远在谈恋爱、永远保持青春。没有真情,用情很短,更不会互相忠诚一辈子,一方去世,另一方马上找人。广场上到处是谈情说爱的14岁左右少年。巴西人不会问你是否单身,也不会打听你的孩子,但必须问清:“你的”、“她的”、“我的”、“共同的”?
因生活成本低,医疗、教育全免费,还有福利保障制度,所以巴西人特别会生育,城市贫民生养五六个孩子不稀奇,农民还要多。三十多岁的华裔女导游说她的一些巴西朋友,女人们都是两年一胎,从不让肚子腾空。巴西女孩早熟早婚,14~20岁非常漂亮,过了这一年龄段,尤其结婚生育后就发胖,腰粗肤皱,开始老化。
巴西人的思维逻辑与华人不同,头脑简单,特别容易相信人,不记仇也不报恩、懒散拖拉,周末打死不加班,加薪就更不愿意了。但答应与承诺之事,巴西人一定做到。周未,巴西人喜欢聚会,吃烤肉、跳舞唱歌;或开车上野外,晒太阳。一群群巴西年轻女人戴着太阳镜、穿着比基尼逛街,有的开着漂亮汽车,下了车就去海滩戏水,身上除了两条白肩带,浑身晒成古铜色或黑咖啡色。
巴西乃南美节日最多的国家,狂欢节每年二月中下旬举行,桑巴舞是狂欢节主旋律。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每年吸引十万老外前往。“易装”是狂欢节一大特色,男人们穿着极暴露的女装,跳着热辣激情的舞蹈;女人们则穿着男装,学着男人的粗犷。
巴西贫富人口比例8∶2。圣保罗蓝领月薪500美元,白领1000美元。一些富人驾驶直升飞机上公司,圣保罗一城富人直升机就有1600驾,仅次于纽约。
穷人也开心,不忧天不怨地,只求上帝保佑。穷人就业不难,但他们懒散,不愿上工,宁愿乞讨,甚至偷抢,也有不少人穷死也要吸毒。里约热内卢的小偷已经不是暗偷,而是明抢,且一定要抢到为止。乞丐有时也会变乞为抢,外国游客是他们主要对象。导游提醒我们,中国大陆人喜欢揣现钱,小偷的“重中之重”。我团一青年还真被抢去钱包,大家帮他找警察,警察回答:“你们中国人不是都像李小龙一样会武功吗?把小偷打倒不就行了!”巴西治安状况不佳,贫民区里也会发生枪战,街上巡警得佩枪。入店购物,一些女店员会好心提醒:“你们要当心,全世界的小偷都在关注你们中国人的口袋!”
政府治理不力、经济困难,治安开支不足,里约、圣保罗的治安状况还在恶化。黑社会犯罪呈上升趋势,且与官员或警察勾结串通,司法官员经常被揭露涉案,有的甚至直接参与作案。巴西犯罪分子气焰嚣张,作案范围扩大,最可怕的是外国游客经常成为“目标”。里约治安最差,海滩等外国游客多的地方,警察会提醒游客:“我保护不了你,自己注意安全!”巴西废除死刑,监狱关满穷人。由于黑白联手,警匪勾结,破案率极低。除了杀人放火,一般小偷小抢前捉后放,官员贪污腐败也是常见病。
在巴西,足球就是生活,出口球员最多的国家。穷人买不起球,便踢椰子,足球成为穷孩脱贫的唯一途径。傍晚,一群群足球少年在海滩上踢球,优美盘带、精彩射门,露天咖啡厅和酒吧传来的也是阵阵桑巴足球的鼓乐。1930年世界杯举行以来,巴西人没有缺席过一届世界杯,世界足坛上独一无二的记录。贝利说:“没有巴西队参加的世界杯将不可想象!”
国情·转型
巴西议会大厦形如波浪,似乎代表该国经济发展轨迹。巴西前后六部宪法,两部独裁时期,四部民主时期。巴西是唯一没有流血完成独立的国家,人民对战争基本没概念。二战期间,巴西参战出兵,阵亡仅443人。
巴西大量出口粮食与牛,工业、科技较落后。不过,国土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加上政府的鼓励政策,巴西成为投资的理想之地,多年来一直是吸引外资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引进外资成为巴西经济发展主渠道,给巴西带来最实惠的GDP。1970年代建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钢铁、造船、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巴西汽车工业世界第九,最初引进美德日等国生产线,现已完全国产化,满街很少进口车。第一大城市圣保罗,1400万人口,汽车650万辆;绝大部分为国产车,就跟二十年前中国自行车似的。导游一家五口,四辆车。汽车国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谁都懂得的。不过,南美国家的公共汽车则大多为“奔弛”(BENZ)和“富豪”(VOLVO),烧柴油的黄色车,排气管就直竖在车尾上部,如同烟筒一般。有的公交车撞坏了也不修理,就那么破破地开出来。满大街汽车,尾气呛人。由于对机动车不加限制,圣保罗堵车严重,交通状况甚糟。
巴西多为移民,人种混杂,混血儿很多。葡萄牙人、印弟安人、非洲黑人、东方黄人、亚马逊森林里的原始“食人族”,政府尊重所有民族的传统习俗。移民之间,自然通婚随意性很大。最早的亚裔移民是日本人,1908年就有日本人登岸,1930年近20万日侨。二战后,大批日民涌入,现达150万以上。巴西没有唐人街,但有日本街,不少只写日文的日式店铺,街灯设计精美,乃日本政府资助。日本移民虽然较富,但巴西的金融经济则控制在比日本人更富的犹太人手中。中国新移民以浙江青田人居多。
巴西贫富差距不大,中产人口40%以上,医生、律师收入很高,公务员、警察也不低。最低周薪350里尔(一里尔:3.13人民币),周薪低于1200里尔不交税。巴西物价为中国的三倍,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较低。社会保障方面,巴西人从生到死基本全免费,从小学到大学,公立学校一切免费,学生大多数是穷人孩子,富人都把孩子送入收费的私立学校,华人子女的学习成绩常列前几名。穷人居住的廉租房屋离市中心稍远,房租低廉。导游父亲为一般公司职员,退休后五万美金买下城郊小庄园,安度晚年。五万美金,不过三十余万人民币,在上海还买不下二手小套房。
1950年代后,苏联一直想影响巴西。1960年代初,中国想搞世界革命,也影响巴西搞“武装革命”。1965年中国经贸团访问巴西,九人被抓,被控参与推翻巴西政府的反对派活动,判了十年,关押一年多后,驱逐出境。
1974~1985年,巴西开始政治转型,但是通过交易式完成。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民主运动,形成强大反对派;另一方面则是接受军政府对政治转型过程的控制。这一转型模式,普遍认为有正反两面意义。积极面是转型期社会相对稳定,动荡不大;消极面则是改革不彻底,涉弊人物只要肯下台,就不追究刑责,并未真正达到法治水平。
从整体上来看,巴西没有历史负担。人口海纳百川,政治民主,现有27个政党。文化上多元化,思想没有框框,如有人甚至提出颠覆性史论——“殖民主义有功于人类”,类似香港学界总结英国殖港150年乃“美丽的错误”。巴西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2009年儿童入学率97%,成人识字率90.3%。
阿根廷
阿根廷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南美第二、世界第八),四千一百余万人口,1535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十九世纪中叶,大批欧洲移民登岸,1816年独立,1852年建立代议制联邦共和国,总统直选产生。阿根廷民主进程历尽艰难,1930年的军事政变将国家引入混乱,直至庇隆1946年当选总统。可庇隆1955年又被军人废黜,此后二十年政局动荡连连。1973年庇隆东山再起,1974年死于任上,庇隆夫人继任两年,再次为政变军人取代。军人执政的六七年间,约三万人神秘失踪。1983年马岛之败,坏事变好事,结束军人专制,恢复民主,开始经济改革,实行私有化。百余年来,阿根廷政府更迭25次,历经26次军人政变,还不包括不成功的政变。
阿根廷危机
阿根廷传奇人物庇隆(1895~1974),两度出任总统(1946~1955 , 1973~1974),“庇隆主义”对阿根廷影响深远,主张有阿根廷特色的市场经济,即国家干预经济+高福利。1989年,叙利亚穆斯林移民后裔、庇隆主义分子梅内姆选任总统,1991年开始经改,推行自由经济(摒弃价格管理),拍卖国有企业,开放私营企业银行,尤其货币美元化(比索与美元汇率1∶1)迫使政府停止滥印钞票,效果立竿见影,通货膨胀即刻刹车。稳定的货币政策刺激了国内外投资,至2000年吸引外资接近800亿美元,国家经济连年保持7~8%的高速增长。1994年,贫困人口降至13%,梅内姆于1995年获连任。
经改本是启动政改的大好时机,阿根廷却“挥霍”了这一历史机遇。政府开支庞大迟迟得不到解决,反而日渐恶化,赤字连年。1999年政府开支已到达GDP的28.2%,只得大举外债以补缺,外债很快接近1500亿美元——年度GDP的一半,爆发著名的“阿根廷危机”。
阿根廷的改革教训:经济改革最初往往相对容易,最艰难的改革在于最终建全有序的市场经济体系。阿根廷危机揭示:不彻底的经改往往前功尽弃。危机表面上是经济问题,实质上是其政治体制。长期的军人专制、民主的“初级阶段”使得阿根廷腐败现象严重。政府连年赤字即腐败之一:不负责任的政客愚弄不成熟的人民。
然而收缩政府开支则意味着大量公职人员失业和社会福利大幅削减,势必引发怨声载道与社会动荡。于是,阿政府饮鸠止渴,加印钞票填补财政空缺。通货膨胀率最高达到5000%。年初一块钱到年底只值两分。本国资本当然能逃就逃,外资望而却步,经济发展失去可能。2001年12月,阿根廷政府面对高额外债,宣布停止偿还本息,等于宣布政府破产。接着比索贬值、银行冻结、街头骚乱、总统辞职。众多阿根廷人一夜之间从小康变沦为赤贫,阿根廷也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转眼成为国际乞丐。38%的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据美国权威的传统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和华尔街日报联合发表的“2002各国经济自由指数”,阿根廷在“产权保护”一项大大低于同等经济水平国家。该文献指出,阿根廷宪法虽然明载司法独立,然而法院效率低下,程序烦琐,常常受到政治干扰,公民难以依靠法院解决各种利益纠纷。“产权保护”问题不仅仅困扰阿根廷,所调查的161个国家、地区,只有45个达标。香港达到“高”分(1分),台湾“较高”(2分),阿根廷“较低”(3分),中国“低”(4分)。
产权保护不力和政府干预实业的直接结果就是本国资本外流。阿根廷人外流资金500亿美元,如果存留国内,阿根廷断不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
公民意识缺失
阿根廷人民一方面不断要求政府提供社会福利、提供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却普遍逃避公民义务,逃税率接近40%。如果逃税率降低一半,阿根廷政府就可能扭亏为盈,避免破产。阿根廷人既然普遍逃税,也就意味着普遍缺乏民主国家的“纳税人”意识,不会关心政府怎样滥用来自税收“财政收入”。因此,当政治家拍胸脯提高社会福利,便能得到众多“不纳税者”的选票,让这种三流政客去花别人的钱。
阿根廷气候绝佳,资源丰饶物产富足,享誉“世界粮仓和肉库”,小麦、牛肉以及其他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拉美国家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国,且有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3的工业体系,基本生存不用担心。因此,阿根廷人与其他南美民族一样,慵懒散慢,追求享乐,缺乏勇气斗志,不团结。随便问一个阿根廷人:“你会为祖国利益去打仗吗?”回答一定是:“不愿意。”阿根廷有一句很流行口头禅,“慢慢来”。什么事都能慢慢来,阿根廷警察胆小怕死,也“慢慢来”。他们不敢去贫民区处置违章建筑,也不敢大胆执法。因此,阿根廷的建筑外墙一片片“赤膊”,像小联合国。
政局不稳定,自然政策变来改去,缺乏持续性,经济乱糟糟,一拨移民进来,另一拨移民出去,人才难留。
南美各国或多或少都留下欧洲文化烙印,但真正固执保持欧俗的国家只有阿根廷。阿根廷人主要是意大利西班牙后裔,自认为是拉丁美洲最“白”的国家。阿根廷人操欧洲语言、穿欧式服装、住欧式建筑、喜欢到欧洲旅行,个性高傲。既然自认为最“白”,阿根廷严格控制移民,歧视黑人,不允许黑人移入。
阿根廷现有数万家华人超市,阿根廷零售业的半壁江山。阿根廷华侨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有机会漂洋过海去创业。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开启了中阿两国贸易的黄金时代,阿根廷认识到中国已成为与欧美国家同等重要的贸易伙伴。无论是初级产品还是其他高附加值产品,中国都已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他山之石
阿根廷虽说栽倒在地,但2011年人均GDP仍有10640美元,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基本无损。外债还不起可以协商减免。人类文明早已超越黄世仁逼债杨白劳的阶段。阿根廷人如能加快政治和经济改革,完善以产权为轴心的市场经济,应能很快爬起来。邻国智利就是榜样。
分析家指出:阿根廷的政治家有没有勇气对人民讲实话,能否直接告诉人民必须承受更大的痛苦以完成未竟的改革事业?种种迹象表面,阿根廷很可能会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倒退,这当然将是阿根廷最大的悲哀。
中国可从阿根廷那儿学到很多东西。中国不大可能发生阿式外债危机,虽然中国外债额与阿根廷相当,但中国GDP总量为阿国三倍,外汇储备高出阿根廷十倍。因此,在可见的将来,中国不至于落到还不起洋人贷款的地步。也就是说,中国现在有能力加大改革力度,时机甚合。说得再“中国化”一点,即三十年经济改革,为启动政治改革积累了较雄厚的物质基础。
当然,也应看到我们的一些负弊:银行不良贷款率偏高、相当一部分国企效益低下、人口压力和资源短缺远甚于阿根廷、人口素质提高任重道远……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都需要启动政改逐步解决。
此外,南美各国对西方殖民历史作用的深化认识,也值得我们关注。这一历史认识的重大转变,不仅体现了南美各国的文化进步,也是他们今天理性处理国务的价值基础。
南美各国意识到历史不可能走直线。虽然殖民者当年穿着马靴、带着刺刀,被征服的滋味儿不好受,但人家也带来科技、管理、宗教、文化。西方殖民者对南美大陆也有一份“意外贡献”——客观上提高了南美大陆的发展速度。巴西与阿根廷等国家公路、铁路、机场、水库、大学、银行,均为西班牙、葡萄牙或英法殖民主义打下的基础,包括现代股市、网络。尤其随着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法语的渗透,欧洲文化也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带去基督《圣经》、民主观念、自由价值、市场经济等。宗教对南美各国精神生活的塑建,作用极大。教育体系也完全欧式,当代南美各路精英均为西式教育产儿。
不要欧洲殖民者的暴力,但可以吸收欧洲文化的精华;不接受“被殖民”的暴力逻辑,但可以实事求是评价殖民者的历史作用。思想认识上这一重大提升,实乃南美文化跃上一大台阶,从根本上帮助南美各国在正确历史的同时也正确认识了自己,从而使他们的发展获得最重要的人文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