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西藏自治区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有力推动西藏自治区慢病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西藏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国胜一行5人组成督导组于2014年11月24日—12月28日分别到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地区及相关县进行死因监测、伤害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创建慢病示范区等项目联合督导。
一、死因监测督导情况及建议

根据西藏疾控中心慢病所年初工作计划,结合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要求以及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在江西南昌举办的全国死因监测年会工作部署要求,西藏疾控中心慢病所分别在那曲县、林芝县、米林县、日喀则市、江孜县、乃东县、拉萨市城关区和墨竹工卡县监测点进行死因督导。
通过本次现场督导,以多种方法调查,8个监测点的死亡数据由督导前1573例增加到2199例,提高了39.8%。其中,从公安部门收集到死亡信息人员300多例,民政部门100多例,卫生计生部门50多例。特别是那曲县,2014年1-9月报告死亡人数为24例,目前数据补报到378例,死亡率从0.22‰提高到3.43‰。
为了减少死亡漏报率,重点检查死亡率低于5‰的监测点,建议从以下五个方面认真做好工作:
1、每个监测点抽出2个乡镇卫生院调查死亡漏报的原因;2、乡镇所在的派出所调查2014年死亡人员的注销户口情况;3、检查组织管理包括规章的建立、项目执行情况、人员的配备情况、经费的使用情况;4、监测点所在的各大医院调查院内死亡和来院途中死亡人员报告情况;5、通过了解公安部门统计本辖区内注销户口的死亡人员基本信息,进一步了解民政部门发放抚恤金来统计机关干部人员死亡信息和卫生计生部门统计的孕妇及儿童死亡信息。
为了正确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和及时录入死亡卡建议采取以下方法:1、各监测点发放死因教材,包括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规范、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常见疾病死因推断依据,正确填写ICD-10编码;2、用常规质量分析报表来统计各监测死亡卡片录入情况,包括死亡率、重卡率、多死因链填写完整率、审核率、迟审率、死因编码评价指标;3、现场培训根本死亡推断和操作程序。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