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相對的好惡、有無、利害、人我等,
都是分別心。
才一起見便背本心,就落在兩邊,
而禪是中亦不立的。
富不富有,
不在乎金錢的多寡,
而在於知足不知足。
生時應以生的立場去享受生的美妙,
不必擔心死後的世界。
今天就以今天去過活,不必為明天憂愁,
明天只有明天的憂愁。
至人用心若鏡,
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所以應做到當將軍時當將軍,
做和尚時做和尚。
風來疏竹,風過不留聲;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事情來了以本性對應,
事去了,心隨空。
“即心即佛”,
一樣事物的發生,是喜?是憂?
全在於你是站在哪一個角度去看“它”!

自性是一切具足,沒有欠缺的,
每個人的自性要靠自己去發現,
因為沒有別的路可以從外面通向
我們的自性。
自性是一切具足,沒有欠缺的,
每個人的自性要靠自己去發現,
因為沒有別的路可以從外面通向
我們的自性。
只要以一種絕對直接的方法
去反應某個情境,
你就會變成那個情境,
而那個情境也就便成你了。
不思過去,不想將來,
體驗珍惜即刻,隨即是福。
一般人都活在“二元世界”裏,
於是就有得失,“我—對象”
景色美—我愉快;景色不美—我失望。
摘自蔡志忠 http://tsai.lofter.com/
一切相對的好惡、有無、利害、人我等,
都是分別心。
才一起見便背本心,就落在兩邊,
而禪是中亦不立的。
富不富有,
不在乎金錢的多寡,
而在於知足不知足。
生時應以生的立場去享受生的美妙,
不必擔心死後的世界。
今天就以今天去過活,不必為明天憂愁,
明天只有明天的憂愁。
至人用心若鏡,
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所以應做到當將軍時當將軍,
做和尚時做和尚。
風來疏竹,風過不留聲;
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事情來了以本性對應,
事去了,心隨空。
“即心即佛”,
一樣事物的發生,是喜?是憂?
全在於你是站在哪一個角度去看“它”!
自性是一切具足,沒有欠缺的,
每個人的自性要靠自己去發現,
因為沒有別的路可以從外面通向
我們的自性。
自性是一切具足,沒有欠缺的,
每個人的自性要靠自己去發現,
因為沒有別的路可以從外面通向
我們的自性。
只要以一種絕對直接的方法
去反應某個情境,
你就會變成那個情境,
而那個情境也就便成你了。
不思過去,不想將來,
體驗珍惜即刻,隨即是福。
一般人都活在“二元世界”裏,
於是就有得失,“我—對象”
景色美—我愉快;景色不美—我失望。
摘自蔡志忠 http://tsai.lofte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