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急救药物

  临床常见急救药物有哪些,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应当学习相关的知识,下面就是爱华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临床急救药物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1 去甲肾上腺素 ( 常用名: 正肾素 规格 2mg.1ml )

  作用机制

  主要激动α受体,对β1受体激动作用很弱,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作用,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都收缩(但冠状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 适用于各种休克及药物中毒引起的低血压。

  用法用量

  危急病例可将本药1~2mg稀释到10~20ml缓慢静脉推注,根据血压调整剂量,待血压回升后,改用静脉滴注维持。

  注意事项

  浓度高时,注射局部和周围发生反应性血管痉挛、局部皮肤苍白,时久可引起缺血性坏死,故滴注时严防药液外漏 用药当中须随时测量血压,调整给药速度,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高血压、动脉硬化、无尿病人禁止用。

  2. 肾上腺素 ( 常用名: 副肾素 规格 1mg 1ml )

  作用机制

  α及β-受体激动剂,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和动脉血压,增加心脏的自律性和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心肌需氧量增加。在CPR中可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流,增加灌注压。适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

  用法用量

  心脏骤停0.25~0.5mg以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静脉注射;过敏性休克0.1mg~0.5mg缓慢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脉滴注(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00ml)

  注意事项

  可出现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副作用。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禁用

  3. 异丙肾上腺素 ( 常用名: 异丙肾 规格 1mg 2ml )

  作用机制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心脏有兴奋作用,能增加心肌的氧耗、心输出量。适用于房室传导阻滞;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心源性及感染性休克。

  用法用量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低于40次时,以0.5~1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中缓慢静滴;休克以0.5~1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滴,根据心率调整滴速。

  注意事项

  常见口咽发干、心悸;冠心病、心肌炎和甲亢患者禁用

  4. 尼可刹米 ( 常用名: 可拉明 规格0.375g 1.5ml )

  作用机制

  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作用于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微弱兴奋血管运动中枢。适用于中枢性呼吸抑制,尤其对吗啡中毒的呼吸抑制效果较好。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3~3.75g,加入500ml液体中,滴速每分钟25~30滴。

  注意事项

  常见面部刺激症、烦躁不安、抽搐、恶心呕吐等。大剂量时可出现血压升高、心悸、出汗、面部潮红、呕吐、震颤、心律失常、惊厥、甚至昏迷。

  5. 山梗菜碱 ( 常用名: 洛贝林 规格3mg 1ml )

  作用机制

  兴奋颈动脉窦、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抑制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3mg/次;极量6mg/次,20mg/日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轻者唾液分泌增多、恶心、呕吐、多汗、头痛,大剂量用药可出现心动过缓,剂量继续增加可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动过速、呼吸抑制、惊厥。

  6. 利多卡因 ( 规格0.1g 5ml )

  作用机制

  钠离子阻断剂,抑制室性异位节律,提高室颤阈值。适用于室颤、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急救药物

  静脉注射按1-1.5mg/kg(一般用50~100mg)作为首次负荷量静脉注射2~3分钟,必要时5分钟重复1~2次;静脉滴注:负荷量后可以再以1-4mg/min(0.015~0.03mg/kg/分)作静脉点滴维持。

  注意事项

  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眼球震颤为中毒的早期信号之一;严重房室传导阻滞、肝功能不全禁用

  7. 阿托品 (常用名: 硫酸阿托品 规格1mg 1ml )

  作用机制

  M胆碱受体阻断药;适用于各种内脏绞痛、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导致的心率失常、抗休克、解毒剂、麻醉前抑制腺体分泌

  用法用量

  静脉注射:抗休克1~2mg/次,50%葡萄糖稀释后与5~10分钟注射,15~30分钟/次;抗心律失常0.5~1mg/次,可每1~2h/次,最大剂量为2mg;有机磷中毒1~2mg/次,每10~20分钟重复1次;静脉滴注:抗休克改善微循环:一次0.02~0.05mg/kg,用葡萄糖稀释后滴注

  注意事项

  常见口干、畏光、视物模糊、皮肤潮红、排尿困难,本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他的作用则成为不良反应;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禁用。

  8. 二羟丙茶碱 ( 常用名 喘定 规格250mg 2ml )

  作用机制

  舒张血管、支气管平滑肌,能扩张冠状动脉和支气管;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以缓解喘息症状。也用于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哮喘。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次250~750mg,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日总量小于2g。

  注意事项

  剂量过大时可出现恶心、呕吐、易激动、失眠、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甚至可发生发热、脱水、惊厥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9. 多巴胺 ( 规格 20mg 2ml )

  作用机制

  具有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兴奋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升高血压。对周围血管有轻、中度收缩作用。对内脏血管有扩张作用,增加血流量,尤其是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及尿钠排泄增加,有利于改善休克时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适用于心源性休克、低血压、充血性心衰。

  用法用量

  休克:静脉滴注开始剂量5ug/kg/min,以后根据血压、尿量和临床状况调节,极量20ug/kg/min

  注意事项

  使用本药前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应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必要时监测CVP。可致血管过度收缩局部组织坏死、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

  10.多巴酚丁胺 ( 规格 20mg 2ml )

  作用机制

  盐酸多巴酚丁胺正性肌力作用比多巴胺强,对β2-受体和α-受体兴奋性较弱。治疗量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很少增加心肌耗氧量,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能降低心室充盈压,促进房室结传导。适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肌收缩力下降时引起的心力衰竭。

  用法用量

  加于5%葡萄糖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稀释后静滴,以滴速2.5-10μg/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0971/515207169.html

更多阅读

中西药配伍禁忌有哪些 中西药配伍禁忌

降低疗效或增加毒副作用中药四季青、黄药子对肝脏有损害作用,如配伍四环素,除降低前二者的疗效外,还可增加它们的毒性;石榴皮、地榆、诃子、五味子与红霉素联用,易发生药物中毒性肝炎;中药川乌、草乌、附子以及含有这类药物和生物碱的中成

中西药配伍禁忌 血塞通注谢液配伍禁忌

一、鞣质——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老鹳草、虎杖、大黄、诃子、仙鹤草 儿茶、茶叶、侧柏叶、拳参、扁畜、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消炎丸、肠风槐角丸、虎杖浸膏片、枳实导滞丸、分清五淋丸、利胆排石片、祛风舒筋丸、周氏回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 中药配伍原理

略论中药的配伍运用(一)临床上运用中药,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几味药的偶然罗列,亦不是无重点的见症付药,而是有目的、有重点、有组织的运用药物。具体来说,就是运用一定的药物配伍方法,而后组成方剂。因为通过适当的配伍,能够充分发挥药物的

声明:《临床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急救药物》为网友独自想念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