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 解密:英国人为什么对鸦片战争都选择避而不谈?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这场因毒品而起的战争被认定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的签订也开启了中国以“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为代表的百年国耻。一百多年后,但凡提起此役,大多数国人心里还是一阵闷痛,哪怕曾失去的香港已经回归,但这段历史的疤痕却难以退去。

英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 解密:英国人为什么对鸦片战争都选择避而不谈?

  在中国课本中,“鸦片战争”被反复提及,而英国中学教科书却往往对这一历史事件“只字不提”。英国历史学家、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把这样的“差异”写进了《鸦片战争》(The Opium War)一书里。

  1997年,香港回归,22岁的蓝诗玲第一次踏足中国,在南大学习中文与历史。在参观《南京条约》签订地点和第一次鸦片战争陈列馆时,蓝诗玲被周围中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愤怒震惊到了,她在英国学习本国历史时从未料到鸦片战争给中国留下如此大的创伤。现在的她在英国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教授中国近代史和中国文学。

  日前,蓝诗玲接受了东方早报专访。她表示,写这本书是因为中英民众对这场战争存在巨大的理解分歧。她想提醒英国人:“我们国家过去曾从事过鸦片贸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151/252120416233.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图解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

妙不可言...原文地址: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图解)作者:毕竟是书生左:西方人 右:中国人 1、表达个人观点【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

英国人眼中的nier.haiwude命案 英国人眼中的中国美女

英国人眼中的nier.haiwude命案据香港《文学城》:英国记者史考特‧克拉克与李维花了一年时间,针对英国人haiwude的命案,走访认识他的朋友、同事、英国使馆人员,并采访到bo家的亲信。除了揭露haiwude其人其事,对haiwude英国间谍说加以

声明:《英国人眼中的鸦片战争 解密:英国人为什么对鸦片战争都选择避而不谈?》为网友素质绅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