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清代流派印之“疁城一日长”、“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真水无香”、“下里巴人”





疁城一日长邓石如

此五字印作“二三”排列,“疁城”两字右半以汉碑篆额笔意书写,绸缪曲折,尤得其趣。“城”字左疏右密,让出土部留红,恰成全印之眼,设若此处填满,则全印朱白比例失当,顿失精彩矣。左边三字以横笔为主,线条舒展而带波折。记得赏印会时,多位赏者将“日”字左竖下部出头处隐去。竟使全印大为逊色。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邓石如

此为苏东坡《赤壁赋》中的名句,边款记录了邓刻此印的由来,邓石如偶命书童将此石置于炉上烘烤,石纹幻现出赤壁之图,“恍若见苏髯先生泛于苍茫烟水间”,于是就在印面上刻下苏东坡的名句。此印的疏密处理堪称经典,左行一疏三密,右行一密三疏,作者“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创作理念在此发挥到极致,呈现疏者更疏,密者更密的效果。邓石如刻完此印,叹“化工之妙如斯夫”,一方普通印石的石纹图案竟能激发作者如此绝妙的创作灵感,使之留下如此精彩的传世名作,也真是天意巧合了。









真水无香蒋 仁

“真水无香”为蒋仁42岁时所刻,为其朱文代表作之一。此印四面边款,为蒋仁典型的颜体楷书款,密密麻麻布满四周。为了章法的需要,四字作回文排列,“香”字采用减省法缩小地盘;“无”字向上占据“水”字领地,恰成对角的呼应。此印边款记载了创作缘由、时间,也记载了蒋仁对丁敬的推崇:“叹服丁居士之印,犹浣花诗、昌黎笔,拔萃出群,不可思议。当其得意,超秦汉而之上,归、李、文、何未足比拟。”




下里巴人
巴慰祖

巴慰祖(1744-1793),传世作品不多,这方“下里巴人”为其元朱文代表作。四字两疏两密,恰成对角分布。“下”字下点右撇,“人”字撇划向左;“下”字竖笔向内弯曲,“人”字竖笔与之相背。而“里”“巴”两字横笔均密,略向左右扩张,占据相邻空间,四字则相互嵌合,亲密无间。尤其是“巴”字的末笔略作弯曲,填充了“人”的上部空间。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清代流派印之“疁城一日长”、“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真水无香”、“下里巴人”


责任编辑:朱丹彦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551/907692685257.html

更多阅读

皖南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千百年来广为传诵的《赠汪伦》就发生于安徽泾县的桃花潭镇。桃花潭镇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而名扬天下。桃花潭位于

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意思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赏析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李白从秋浦(今安徽贵池)前往泾县(今属安徽)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词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二,诗句的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

后赤壁赋阅读答案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

声明:《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 清代流派印之“疁城一日长”、“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真水无香”、“下里巴人”》为网友薄情人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