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上模仿严防死守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

  导读: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为请客吃饭”!《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国的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但是“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没有分到。于是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以一杯羊羹亡国”。

  无独有偶,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与郑国作战,宋国主将华元杀羊炖汤,慰劳将士,独独遗漏了他的战车司机羊斟。羊斟就怀恨在心,于是等到两军交锋之际,他就开着指挥车离开部队直接投奔郑军阵地,结果主帅华元被俘,宋军一败涂地。

  成语“食指大动”和“不容染指”也源于一场因吃饭而导致的宫廷政变。《史记·郑世家》:郑灵公元年,楚国赠送了一只大甲鱼。高级干部子家和子公走在上班的路上,子公的食指莫名其妙地颤动起来,于是就很神秘地告诉子家说“他日指动,必食异物”。还真灵验了,碰巧赶上郑灵公正准备喝甲鱼汤。郑灵公知其事偏要逗子公,命人给子家盛了一碗,故意不让子公喝。子公恼羞成怒,把指头伸到锅里涮了涮,吮指后扬长而去。事情就这样埋下了祸根,灵公大怒,准备砍了子公;子公先下手为强,联合子家发动政变杀死了灵公。

酒桌上模仿严防死守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

  同样因吃饭喝酒开玩笑被杀的还有宋闵公,宋国大将南宫长万在和鲁国交战中做了俘虏,后来长万被放回宋国。宋闵公爱开玩笑,跟长万说:“以前我尊敬你,现在你是鲁国的俘虏,我以后可不尊敬你了啊。”长万很不好意思。大夫仇牧劝闵公君臣之间不可开玩笑。闵公说:“我们两个人关系好,开个玩笑没事。” 宋闵公与宫人游玩,让南宫长万掷戟为戏。掷戟乃长万绝技,长万奉命耍弄了一回,宫人夸奖不已。闵公有嫉妒之意,闵公擅长赌博,就与长万赌博,输者罚酒。长万连负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到八九分了,心中不服,再请覆局。闵公曰:“俘虏是常败将军,怎敢再与寡人赌胜负?”长万心怀惭忿。正好这时周王使臣来报周庄王之丧,且告立新王。长万请求奉使前往吊贺。闵公笑曰:“宋国即使没有人,也不能让俘虏去当使臣呀。“宫人皆大笑。长万恼羞成怒,加上酒醉,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大骂曰:“无道昏君!你知道俘虏能杀人吗?”挥拳就将闵公打死了

  事情的起因都很小,小到似乎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后果却非常严重。故事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只有分析并汲取教训才可能避免重蹈覆辙,防患于未然,也许这就是读史的作用之一罢。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里说:“祸患常积于忽微”。验之于古今人事,不得不感佩先贤们独到的眼光和精辟的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651/933225724846.html

更多阅读

酒桌上的礼仪 酒桌上的规矩 中国酒桌上的礼仪大全

酒桌上的礼仪 酒桌上的规矩——简介 应酬免不了喝酒,喝酒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能迅速交朋友,对工作也很有帮助。中国我酒文化历史悠久,在现代生活中,喝酒也成为人际交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实酒桌上大有学问,一不小心就会得罪人那么

怎样在酒桌上说客套话和敬酒词 酒桌上的敬酒词

怎样在酒桌上说客套话和敬酒词——简介在生活中,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餐桌小聚自不会少,亲朋好友或者同事领导之间喝上几杯很自然,喝酒看似简单,却是一门技术活,酒桌上如何才能hold住亲朋好友或者同事领导呢?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就

社交礼仪 酒桌上的规矩和礼仪大全! 中国酒桌上的礼仪大全

酒桌上的规矩和礼仪大全!素材网络 编辑 晚秋  在酒桌上,规矩很多,酒桌上的规矩,酒桌上的礼仪是非常有讲究的,海洋酒桌上的客套话与座位都是学问,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也造就了酒桌上的规矩,酒桌上的礼仪与海洋酒桌上的客套、座位学问等。(一)如

酒桌上模仿严防死守 严防死守的限度

    学校安全事件频发,作案者之间或有效仿因素,但客观地说,人们在正常生活,社会不可能处处建成掩体,对刻意反社会行为严防死守固然必要,但巨大的紧张感能成生活的常态吗?      刘洪波      近些日子,我几乎开始习惯听到校园幼

声明:《酒桌上模仿严防死守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为网友染涤为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