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国荣去世至今已有十年的时间了,可是张国荣的死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那么张国荣真正死因到底是什么呢,对于这个事情众说纷纭,看看下面搜集的一些关于张国荣的死因解答吧!
无论哥哥当时的情况多么复杂,所有的自杀都存在着心里的变化和环境的约束,也就是说哥哥如果是自杀的话,在生前的最后阶段肯定是受到过外界的一些刺激和约束,这一种变化,人们经常称为自杀的原理!
究竟怎么解释哥哥的自杀说?歌迷通过对自杀的大量现象的研究发现:一个人越是受到生存的威胁,就越不容易自杀;一个人与同类的可比度越小,越不可能自杀。人的自杀与否,更大程度上不是由于绝对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相对条件决定的,也就是与别人情况的比较决定的。
4月1日是愚人节,2003年张国荣在这一天永远的告别了喜欢他的歌迷,喜欢他的世界!有网友形容他壮烈的死亡犹如落叶一般永远的和根连接在一起!对于他这种声誉在香港娱乐圈都无人比拟的天王人物,选择了愚人节和跳楼自杀这种不可思议的死亡方式,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考虑都有一种巧合,屈指数来,也只有玛丽莲·梦露之死的悬疑程度能与张国荣之死相媲美!
关于张国荣死亡的版本也多种多样,人们最信任的说法就是:抑郁症。张国荣的死因虽然没有人可以说的清楚,但他一直患有抑郁症却是事实。从早期的《霸王别姬》到最后的恐怖故事!哥哥的死是身体的病变还是存在着外界因素?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事情!有人说,自杀遗书里既然直接表白为情所困。至于流传的其它原因更是扑朔迷离,让所有的人都产生了怀疑。2008年1月10日“张国荣不是自杀,是他杀!”的惊人消息出现在凤凰网的论坛上时,全国的歌迷影迷都顿时闹翻了天。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详细叙述了哥哥自杀的疑点,还指出香港警方已经将犯罪嫌疑人周峰国抓获。而有关记者通过香港同行向香港警方打听,得知并无此事。他杀的消息看来又是一个很黄很暴力的传闻,从当年警方的定论看死于自杀是有足够证据的,死于他杀很难站住脚,这个消息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除了电影成就引人注目外,张国荣的感情与性向,也为喜爱他的歌迷与影迷所关注。因此,在他跳楼轻生后,不少人臆测他是因为感情不顺才决定了结此生。
出道将近20年的张国荣,最后几年的时间几乎都与唐先生的名字绑在一起。据说在遗书中张国荣表示,他感情不顺,难以在好友唐先生和一名二十余岁青年间做出选择,感到非常困扰,因而自杀。这是否意味着他与唐先生的感情已经渐行渐远?又是否意味着他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在1996到1997年的“跨越97演唱会”上,张国荣以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公开献给唐先生,还说:“唐先生是除妈妈以外,我生命中至爱的人!”,从而正式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感情世界。由此,张国荣名字与唐先生再也没有分开过。
2002年金马奖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公开露面的张国荣,外传他和密友唐先生感情生变。张国荣助理介入两人感情,而唐先生也另结新欢。两人因此激烈争吵,并且张国荣还退出两人联名公司的经营。2002年9月,张国荣因46岁生日在寓所内设宴款待众友,唐唐却未见露面,而助手Kenneth则以主人的身份招呼宾客。宴会结束时,门外等候的传媒齐齐恭贺哥哥生日快乐,他也相当配合,即时向传媒挥手,并且双手合十表示多谢,他还大方地与陈自强拥抱和拉手,让大家拍照。但却有好友透露,他是强颜欢笑,内心其实很痛苦。据邻居透露,近来,张国荣的寓所半夜常传来争吵声,吵到激烈时更会掷碎物件。张国荣曾不断尝试挽救这段17年的感情。为了挽回两人感情,他跑到上环济公庙祈福。所有这些,似乎都显示两人的感情似乎走到绝境。不过,2003年3月2日,张国荣和唐先生曾到浅水湾喝茶,并被媒体逮个正着,似乎看不出两人有不和的迹象。只是没想到才一个月时间,张国荣就跳楼自杀,实在令人唏嘘万分。
据说,张国荣在2002年5月拍摄影片《异度空间》时太过投入,以至戏拍完了仍无法抽离角色,导致精神过分紧张,因而患上了精神抑郁症。一直到拍完片后的好几个月,他的声音都气若游丝,不断地看病吃药。被传出患忧郁症后,张国荣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工作计划,其中包括参与演出徐枫监制的《美丽上海》、《蓝宇》投资人石雪投资的《偷心》,以及唱片计划等。但张国荣曾否认了这种说法,只承认自己因压力大影响了情绪,并且2002年10月更以行动来辟谣。他以一身黑色西装的潇洒打扮到场支持2002年Cash金帆音乐奖颁奖礼,虽然没有接受访问,却十分大方。大会本来安排他从秘密通道进场,但他却选择了从正门进场,又任凭记者拍照,更不时向大家挥手,显得十分亲切。谭咏麟上前问他“他们说你忧郁症,为何我一点也不觉得?”张国荣听后立即转一转身,证实自己十分精神。当时,他整晚都满面笑容,上台时更风骚地亲吻了女主持潘芳芳的面颊,发言时也声音洪亮,并无沙哑,显得甚为健康……当初如此截然不同的报道,让人们今天在张国荣死因之“抑郁说”上也自然会分歧不小。而且后来披露的张国荣遗书也全然把人们的思路从“抑郁”两个字上引开。

张国荣的突然辞世令人扼腕叹息,而生前,有一件事让他一直耿耿于怀、郁郁寡欢,那就是没有将电影《偷心》完成。这部影片凝结了张国荣无数心血,也是他准备由演员向导演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在剧本、演员等一切因素都筹备妥当之后,这部电影最终因为资金没有到位而没能开机,让他为此一直郁郁寡欢。目前,《偷心》的编剧、女作家何冀平说起了这部未竟的电影对张国荣的重大影响,她说张国荣为这件事投入了很多精力。从2002年春天开始,他们曾一起为《偷心》做准备,跑了上海、北京好多地方,连服装、道具、演员和执行导演都选好了,电影却没能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