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北京深处:75个尘封秘境》
内容作者:杨多杰
本期编辑:斋主
上礼拜聊过了北京地铁的老大哥一号线,但其实和帝都人民感情更瓷的是二号线。
老北京人对它有感情,因为二号线沿原北京城池内城而建。全线线路东段、北段、西段的走向与北京二环路完全重叠。看到了2号线,就仿佛老城墙还在眼前。
新北京人对它有感情,因为这条全长23.1千米,设18座车站和1座车厂,线路标识色为蓝色的地铁线路和他们的工作生活联系最为紧密。其他线路出了状况,影响的可能还只是某个区域,但如果二号线某站出了状况,那几乎全北京的人都受牵连。
八十年代的地铁老月票
看几个关于二号线的趣味数字吧:它是全中国第一条环形地铁线路,环行一周用时约40分钟。线路全年无休,每日在5:00至23:00之间运营,不同车站首末车时间有差异。在工作日,2号线早高峰时内环发车间隔2分钟,外环2分30秒;晚高峰时外环间隔2分钟,内环2分30秒。白天非高峰时段的发车间隔约5分钟,在市区线路中属于发车间隔较长的一条。
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既然是环线,那就不分什么首末车站,其实二号线的内、外环线分别在西直门站、积水潭站收车,跨越这两座车站的末班车时间更早。今天既然是博物馆日,那我们既要介绍二号线上值得一看的博物馆,也要给吃货们做个推荐。
汇通祠听起来耳生,其实并不难找。它位于积水潭(也称西海)西北一隅,紧挨着二环路。过了德胜门桥下辅路,解放军歌剧院旁的小土坡上便是它的安身之所,从积水潭站C口出来就是。
对公众免费开放古时北京城水源丰沛,自北向南依有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南海一大片水域。积水潭入水口,正处在六海咽喉所在。虽不算兵家必争之地,但可是城市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古人在入口处垒石成岛,下面安放调控水流的闸门。这样既减缓了水流,还可以清洁湖水。清水从石缝中涌出,又平添几多情趣。人们还在土山上修建了一座镇水观音庙,那便是如今汇通祠的前身。
古人认为,人间万物都有天上神仙管理。这水闸的事情,按照天庭“行政规划”原则,应归镇水观音掌管。于是镇水观音便变成了汇通祠的主管领导。据说现在北京水利局还会组织工作人员,定期来此参观,这也算是凭吊本行业的祖师爷了吧?
这里同时还矗立着一位著名科学家的雕像。虽说不是神仙,可比神仙还神,可谓天文地理无所不精。推算出的历法精确度足足比欧洲人早推算出三百年。您知道他是谁吗?
吃货秘境:四川饭店
位置好找,就在新街口百货旁边,地铁公交都很方便。高大上的门脸和装修,很具特色。菜品正点,川味十足:麻婆豆腐很经典,大大一盘,拌饭很爽。
在元明清三朝,北京的钟鼓楼相当于每日发布标准“北京时间”的国家授时中心,是全国众多钟鼓楼中的“权威”。今日的钟鼓楼保留了清朝乾隆时期的建筑风格,从鼓楼大街站出来沿着旧鼓楼大街一直往南走,到钟楼湾一拐即可到达。
钟楼15元/人,鼓楼20元/人
钟楼底层四面开券门,东北角开有一登楼的小券门,拾阶而上,近80度的台阶让人不免有些心惊。鼓楼城楼内原有“更鼓”25面,其中主鼓1面、群鼓24面。这24面群鼓按农历二十四节令而设置,也是暗合天时。可惜,现在仅存一面残破不堪的主鼓了。
庚子年的兵乱,给了钟鼓楼一记重创。钟和表的出现,则是彻底抢了钟鼓楼的饭碗。鼓楼失去了它为古都报时的功能,渐渐衰败。据史料记载,早年“晨钟暮鼓”报时,是有其规律的。俗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反复两遍,共计108声。那么撞钟为何定为108声呢?
吃货秘境:熊也牛店
北京城内很好的寿喜烧店,但如果选择在下午茶时候光临则会时有惊喜。推荐牛小肠,淋上柠檬汁,绝对是最搭的。这里的甜品同样令人称道,譬如奶油卷。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始建于元代,合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分别作为皇帝祭祀孔子的场所和中央最高学府。两组建筑群都采取沿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建筑方式,组成了一套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群。
成人30元
吃货秘境:淮扬府(安定门店)

作为典型江南风味菜系的淮扬府,将菜做到了极致、精美、细致,淮扬府的园林景观自不必多说,能将餐厅装饰成别有情趣,且符合其自有特色的景观。这里的菜做到了既代表了典型江南口味,清淡可口,又把菜品做成了艺术品,将菜开发成一道道独具匠心的特色菜,特别是红烧肉、大煮干丝、狮子头等,值得一吃。
直到1908年北京第一座自来水厂建起后,四九城的老百姓算是迎来了告别苦水的盼头。自来水厂的主体建筑当年承包给天津德商瑞记洋行建设,和现在798里廉价粗糙的包豪斯风格相比,这里才真正显出了不凡的贵气。对来京旅游的人们来说,看惯了北京金碧辉煌的皇家建筑和灰墙灰瓦的小胡同后,领略近代化工业遗迹,也是不错的选择。
成人5元
吃喝秘境:AwfullyChocolate
咬一口,味道丰富湿润,而不是满口的慕斯奶油,让你甜得厌恶自己。虽然进驻了上海、北京、杭州等很多中国城市,仍主打三种润湿浓郁口味的巧克力蛋糕——原味、香蕉、朗姆酒樱桃,以及黑巧克力冰淇淋。
馆藏展示由青铜器和石刻像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陈列”所展出的青铜器精品100余件,展现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发展历程与独特魅力;“中国古代石刻造像精品陈列”的石刻精品40余件,通过展示公元5至8世纪的石刻造像,勾勒出巅峰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风采。
成人20元
吃喝秘境:大董(南新仓店)
比起其他知名烤鸭来说,大董烤鸭的皮会感觉厚一些,不是酥脆那种,是很酥入口即化,沙沙的那种。面饼软弹滑韧,空心烧饼酥脆掉渣,一卷卷停不下来。芥末鸭掌去骨肉香,芥辣的刚好窜入鼻腔,不多不少。
北京东岳庙是道教正一道在中国华北地区的第一大丛林。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具有丰富的道教文化内涵,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北京的民俗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后在道观基础上建立起北京民俗博物馆。
成人10元
翠清酒家(朝内小街店)
出品的湘菜味道不错,辣得过瘾,连湖南人都说正宗。招牌菜酱椒鱼头,肉质滑嫩,椒香浓郁,配的面条也很正。小炒肉香辣带劲,非常下饭;鸡汁豆皮口感爽滑,汤头鲜美。
历代王朝对于天体运行,不仅进行科学研究,更是担忧政权更迭;因此,天文观测总是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北京作为六朝古都自然也不能缺了观测天象的地方。从地铁出来望过去,这座已有800年历史的古观象台就坐落在建国门立交桥的西南角。
成人20元
今天人们看到的这座砖砌的高台建筑,是大明朝廷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利用元大都遗存的城墙东南角楼遗址重建的,当时称为“观星台”。明王朝按照元代遗存在重建后的观星台上安装了一套复制仪器。到1929年止,古观象台从事天文观测近500年,是中国现存古观象台中使用年限最长的一座。
走进这座古观象台,穿过月亮洞入口,即踏入一进院落。院中古树苍天,整洁幽静。正房是一座面阔五间的殿宇,门楣悬挂的匾额上书有“紫微殿”三个字。两旁有东西厢房、配房。辛亥革命后,古观象台几经易手,几度改建,如今只有这座紫微殿是真正的老建筑。那么为什么只有它保存了下来呢?
吃货秘境:那家小馆(永安里店)
比较有特色的宫廷菜,环境很好,别有洞天。他家的菜好看好吃。桂花山药吃起来很香很糯,世宁土豆泥也超赞的,里面都还有馅。招牌皇坛子果然堪称招牌,很鲜很美味,菜量不算大,品个味,尝个鲜,享受下环境还是不错的选择。
繁华的前门大街东南角,矗立着一座中国铁道博物馆。这里的展品包括了路轨、站牌、信号灯具、票证、线路图、老照片等百余类文物。但真正的镇馆之宝,却不在展厅之内,而竟然是整个博物馆本身。
成人20元
正阳门车站自诞生之日起,就见证了无数的重大历史事件。早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革命志士吴樾在正阳门火车站的月台上,刺杀受清政府派遣准备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当成壮烈牺牲,震惊全国。
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北上,袁世凯在这里主持欢迎仪式,欢迎者达数万人。1924年孙中山扶病北上,李大钊和10万民众也是到这里迎接,盛况空前。同年孙先生病逝,其灵车又一次由正阳门东站南返浦口。
一桩桩一件件,历经清朝、民国与新中国,各方人马在正阳门火车站的月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毛泽东为何在这里迎接国母宋庆龄?为何要从这里启程访问苏联?正阳门火车站所见证的足足是一部中国近代史。
吃货秘境:天兴居
天兴居以炒肝闻名,其色泽喜人,肥而不腻。稀稠适度,将其盛入喇叭形小碗如宝盏含晶,正宗吃法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别有风味。
从和平门站C口出来往南,拐到西河沿街上,走不远就来看了这座被学者们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连巴黎的法兰西喜剧院、英国的卡文公园歌剧院这样的老牌剧院,在他面前也都只能算是小字辈。
看演出时可参观
来到正乙祠观看演出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参观一下这座古戏楼。建筑学者们称它是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那绝非虚言。正乙祠气派的广亮大门坐南朝北,五级汉白玉台阶直通院里。比起湖广会馆,这里显得更加气派。
说起这座正乙祠,与梅兰芳家族还算颇有渊源。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位列同光十三绝之一。他以扮演萧太后出名,是当时著名的京剧艺人。据《中国京剧史》记载,清朝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梅巧玲就携“四喜班”在正乙祠演出,轰动一时。梅兰芳成名之后,更是频繁在正乙祠登台献艺。时间到了2009年元月,梅兰芳之子,年逾古稀的梅葆玖和谭派后人谭正岩在正乙祠同台演唱《坐宫》,完成了京剧界两大家族的又一次合作。如今玖爷仙逝,想追寻梅派艺术的精髓,怎能不来这里看一场原汁原味的京戏?
吃喝秘境:全聚德烤鸭店(和平门店)
老北京认可的最正宗的全聚德烤鸭店。鸭子外焦里嫩,香脆入口既化,服务员还会专门介绍烤鸭的养殖和烤制过程特点等等,并且会演示正确卷鸭肉的方法。好玩的是吃完会发一个证书,告诉你是吃到了全聚德的第几只烤鸭。
从长椿街站出来,宣武医院奔北走,在槐柏树街的尽头有一座宣武艺园,那里便是古刹善果寺的遗址所在了。如今的宣武艺园,只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社区公园。可古时的善果寺,则是响当当的北京外八刹之一,楼阁相连,蔚为壮观。
对公众免费开放
历史上善果寺曾几经兴废,最诡异的是进入民国后,有传说称:寺中多年来隐居着两位蝶仙。在清明到中秋之间,每当夕阳西下之时,蝶仙便翩翩起舞。如果有人喊声“老道”,蝶仙便会闻声前来,在人们面前上下翻飞,情意缠绵,久久不去。看着两只蝶仙的这股恩爱劲儿,人们便说他们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身。
到了民国十五年(1926年),住持僧泽明,曾开坛传戒。此为善果寺在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坛戒了。这时善果寺里又出了怪事,有人声称看到了“槐仙显圣”,比蝶仙更诡异,欲知后事如何,来善果寺一探究竟吧。
吃喝秘境:华天马凯餐厅
湘菜老号,菜肴固守本味,重麻、辣、甜、咸、微酸。烹调手法以煨、蒸、煎、炒、红烧为主,尤其以熏腊原料制作的菜肴独具特色。传统名菜有酸辣海参、东安鸡、豆椒腊味盒蒸、麻辣子鸡、竹荪汤泡肚、酸辣鱿鱼、玉带桂鱼卷、红煨元鱼裙爪等。
全国现存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都城隍庙位于北京成方街上,从复兴门站B口 出来往北走最近。它建于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今已经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比著名的上海老城隍庙还足足大了二百岁。
对公众免费开放
史书记载,元大都宫室、宗庙、衙署均落成之后,大臣刘秉忠向皇帝进言,应该再修建一座城隍庙,大都城才算完美。于是皇帝便调拨白银十五万两修建了如今成方街都城隍庙。不仅兴建殿宇,元朝皇帝还给大都城隍爷加官进爵,封其为护国保宁王,城隍奶奶则封为护国保宁王妃。皇上的倍加推崇,起到了名人效应。一时间,城隍崇拜风靡大都城。
清朝末年,都城隍庙逐渐衰落,庙会也冷清了下来。解放后,水利电力出版社将都城隍占用,庙里的城隍殿成了印刷车间和纸库,古建筑破损十分严重。目前我们看到的后殿寝祠五间,是偌大都城隍庙唯一幸存于世的建筑了。那么如今古老的殿宇命运究竟如何呢?
吃喝秘境:孔乙己小馆(复兴门店)
茴香豆是面的,很入味;糖醋小排很新鲜,关键是肉质鲜嫩,味道和火候都恰好;压锅笋干炖牛腩,量挺大的,笋干入味又炖得很烂,牛腩的肉质很好,块块都是肥瘦相间。
从阜成门站B口出来,坐落在阜成门里的历代帝王庙极为奇特。这里既不供奉佛门菩萨,也不崇拜道教三清,而是供奉着自三皇五帝以来的百余位帝王,以及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将。
成人20元
这种主题的寺庙,全国只此一家绝无分号,从建制品位上论,与明朝皇帝祭祀自家祖先的太庙和祭祀先圣孔子的孔庙是平起平坐的,因此,这三座寺庙堪称京城皇家三大庙。
您别看这里叫做历代帝王庙,并不是说任何帝王都能有幸入住这里,接受后世的祭祀。谁能入选祭祀,可是讲究颇多的一件事情。选择哪些帝王入祀历代帝王庙,体现着“中华统绪,不绝如线”即一脉相承的特点。“上自轩辕,下至胜国”,要形成系列,形成完整的脉络,不能有缺环或中断。
除去正统的帝王,这座庙中还有一位特殊的住户,这是一位三国时期的武将,如果您想知道是谁,那就赶紧来这里看看吧?
吃喝秘境:华丽楼酒家
在阜成门附近很好找,很正宗的川菜馆,宫保鸡丁很滑嫩,味道酸酸甜甜,微辣的,而且价格特别实惠!醪糟绿豆,清清爽爽的,搭配着实惊艳。宫保鸡丁荔枝口做的恰到好处。是性价比超高的一家店。
1957年,北京天文馆正式对外开放,是中国第一座大型天文馆,也是亚洲大陆第一座大型天文馆。天文馆的建筑设计师是建筑师张开济,室内装饰是由美术大师吴作人和周令钊等人完成的。
成人10元
吃喝秘境:辣倒兔
招牌菜打底辣倒兔。大圆的平锅,兔肉切的小块儿,很嫩很辣!感觉比那种特辣的重庆火锅还辣,连着吃了好几筷子兔肉之后一股强烈的嘴唇灼烧感扑面而来...但停不了嘴
积水潭边矗立的雕像究竟是谁?
钟鼓楼为何要报时108声?
古观象台为何只有紫微殿保存至今?
正阳门老车站为何被称为“国门”?
想看正宗梅派艺术该去哪儿?
善果寺的诡异传说真相如何?
最古老城隍庙还在吗?
历代帝王庙里唯一不是帝王的是谁?
如果上面推荐的疑问让你欲罢不能,那不妨来看看由年轻历史学者杨多杰先生撰写的《北京深处—— 75个地铁沿线的尘封秘境》,一册在手,再也不用依赖那些不靠谱的搜索和导游。
长按二维码即可直接购买
我们特地为您准备了四种套装选择
多买多优惠
每种套装均附赠掌北特供超值礼包
杨多杰,北京人,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史地文化及历代茶文化。
资深专栏作者: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
《旅行家》《社区》《Time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87.6《吃喝玩乐大搜索》、FM103.9《慧旅行》特约嘉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6.6《京城大玩家》、FM99.6《高速有约》特约嘉宾。
掌上北京特约撰稿人,名士团成员。
熊丽,北京文艺广播《吃喝玩乐大搜索》栏目制作人、著名主持人。
本只是饭后闲时翻看多杰的这本书,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喜爱至极。这本书以当前地铁线路为线,言简意赅的再现了老北京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及变迁发展。
无论是普渡寺旁风云际会的南池子大街,还是“历史在此拐了弯”的烟袋斜街,亦或是被誉为当年shopping mall的护国寺遗址里依旧遵循古法精心制作的老北京点心……
多杰历史学出身,文献典故信手拈来。但同时,他的文字却又通俗易懂。我眼前,又浮现了那个繁华古老的北京城。
评论区话题
地铁二号线,你最爱哪一站?
想更多了解,就请长按二维码或者猛戳阅读原文抢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