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怎么形成的 打雷雷声是怎么形成的

  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清脆响亮,象爆炸声一样的雷声,一般叫做“炸雷”;另一种是沉闷的轰隆声,有人叫它做“闷雷”。为什么会有雷声呢?以下就是爱华网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雷声的介绍:

雷声怎么形成的 打雷雷声是怎么形成的

  伴随闪电而来的,是隆隆的雷声。听起来,雷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清脆响亮,象爆炸声一样的雷声,一般叫做“炸雷”;另一种是沉闷的轰隆声,有人叫它做“闷雷”。还有一种低沉而经久不歇的隆隆声,有点儿象推磨时发出的声响。人们常把它叫做“拉磨雷”,实际上是闷雷的一种形式。人们常说的炸雷,一般是距观测者很近的云对地闪电所

  发出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观测者在见到闪 电之后,几乎立即就听到雷声;有时甚至在闪电同时即听见雷声。因为闪电就在观测者附近,它所产生的爆炸波还来不及演变成普通声波,所以听起来犹如爆炸声一般。 如果云中闪电时,雷声在云里面多次反射,在爆炸波分解时,又产生许多频率不同的声波,它们互相干扰,使人们听起来感到声音沉闷,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闷雷。一般说来,闷雷的响度比炸雷来得小,也没有炸雷那么吓人。 拉磨雷是长时间的闷雷。雷声拖长的原因主要是声波在云内的多次反射以及远近高低不同的多次闪电所产生的效果。此外声波遇到山峰、建筑物或地面时,也产生反射。有的声波要经过多次反射。这多次反射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先后传入我们的耳朵。这时,我们听起来,就觉得雷声沉闷而悠长,有如拉磨之感。

  雷声的形成:

  闪电 通路中的空气突然剧烈增热,使它的温度高达15000—20000℃,因而造成空气急剧膨胀,通道附近的气压可增至一百个大气压以上。紧接着,又发生迅速冷却,空气很快收缩,压力减低。这一骤胀骤缩都发生在千分之几秒的短暂时间内,所以在闪电爆发的一刹那间,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以5000米/秒的速度向四面八方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它的能量很快衰 减,而波长则逐渐增长。在闪电发生后0.1—0.3秒,冲击波就演变成声波,这就是我们听见的雷声。 在雷雨天气中,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推动水分子互相作用,释放出电子从而增强了电场强度,这些电子最终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越空气。依据德怀尔的闪电形成理论,这些高速电子在电场中伽马射线或者X射线释放的能量作用下,与大气层其他微粒发生碰撞便产生强大的雷鸣声,并释放出电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2971/443657600.html

更多阅读

天坑怎么形成的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

天坑是怎么形成的?天坑天坑(tiankeng)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深陷的井状或者桶状轮廓等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

眼袋是怎么形成的 眼袋是怎么形成的那要怎么办

   眼袋是怎么形成的:  第一,生理上,眼部肌肤特别薄,是人体最薄的肌肤,而且眼部肌肤的运动量很大,平均一天要眨眼10000次,容易老化松弛。  第二,生活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休息时间不规律,眼部肌肤新陈代谢减缓,胶原蛋白和弹性纤

贝壳是怎么形成的 贝壳田螺是怎么形成的

  贝壳田螺属于海鲜类,那么一说到海鲜,当然是少不了想到吃的,不过呢,你们知道贝壳田螺是怎么形成的吗?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贝壳田螺是怎么形成的吧。  贝壳的形成  贝壳(beike)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

红宝石是怎么形成的 蓝红宝石是怎么形成的

  从大量的考古资料得知,我国出土的玉器质料主要是传统的玉石,但伴随出土的也有宝石.,那么你对蓝宝石,红宝石了解多少呢?下面爱华网小编给你分享一下蓝红宝石是怎么形成的吧。  宝石的形成过程  宝石形成大致分为四个过程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视频 琥珀是怎么形成的简介

  在俄罗斯琥珀是结婚必备的贵重珠宝,新郎必须送给新娘一件琥珀首饰,象征爱情的千年不变,那么你知道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吗?爱华网小编在此整理了琥珀形成的简介,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琥珀形成的简介  琥

声明:《雷声怎么形成的 打雷雷声是怎么形成的》为网友胯下承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