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拍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好方法总有可取之处。日本摄影家野下义光将他拍摄人物的经验归纳为12条。他认为在拍摄人物尤其是模特时,只要遵循守则,画面中的人物就会显得光彩夺目。
尽可能使模特充满画面
野下认为,人物摄影在构图上没有固定死板的理论。既可自由地采用任何摄影角度,也可以自由构图。但并非是摄影者什么都不考虑,优秀的人物摄影作品来源于摄影者对被摄体的感性认识或第一印象。当被摄体的形象打动自己的时候,其形象就是摄影者要拍的。构图和选择摄影角度时,都和这些因素密切相关,要表现被摄体这样的形象,构图时要尽可能使模特充满画面,这样的模特照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将打动摄影者心灵的形象传达给欣赏者。当采取模特尽可能充满画面的构图时,相机角度既不要水平也不要垂直,而要根据被摄体位置与姿势,寻找尽可能使被摄体占画面面积较大的位置与角度。
灵活处理背景
摄影所拍摄的是平面画面,最重要的是要表现纵深感和立体感。图1左图的构图由于模特位于画面中部,前景显得比较宽阔,背景狭窄,缺乏纵深感,这种构图常见于初学摄影的人。由于缺乏对画面纵深感的认识,所以单纯认为只要把人物拍下来就行。图1右图是正确的构图,模特位于下方右侧,背景占画面1/2左右,而且画面下方左侧也留有一定空间,和背景连成一片,画面具有很强的纵深感。构图时,除要注意对背景的处理,可以根据模特的朝向和姿势,在左、右两侧留有空间,切忌图1左图那样的构图。
灵活运用中规中矩的构图
拍摄有背景的人物时一般不宜用中规中矩的构图,因为这样的构图使人物在画面中显得比较死扳。但有时中规中矩的构图却非常适合某些场面,特别是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有背景的人物时,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2左图是用超广角镜头低角度拍摄模特跳跃的镜头,如果构图时把人物安排在画面右侧,模特的身体不仅显得歪斜,而且很胖,这样的画面不会得到被摄人物的喜欢。图2下图改变为中规中矩的构图,人物位于画面中央,运用低角度拍摄不仅表现了模特腾空的高度,更使模特显得十分苗条,这样的作品自然会受到被摄人物的青睐。
巧用反光板
室外摄影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自然光。要根据模特的形象寻找最能表现模特的自然光,这需要摄影者在现场不断改变摄影位置与角度去寻找。但有时由于模特所处的位置与角度不同,单纯用自然光还不能表现模特的最佳形象,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或反光板给模特补光。当在室外一个人拍摄人物而没助手时,用反光板给人物补光是摄影者头疼的事。野下的经验是,一个人拍摄需要用反光扳给人物补光时,地面就是“助手”,可以把反光板或大张白纸铺在地上,调整位置与角度,寻找最佳反光位置,这样就能解决一个人拍摄给人物补光的问题(如图3)。
模特也是助手
当摄影者一个人在室外拍摄模特特写镜头而需要补光时,模特不仅是被摄体,也是助手,可以让模特双手持小型反光板,摄影者指挥模特调整反光板的位置与角度,这样就可以轻松给模特补光了。
用闪光灯消除顺光造成的阴影
在室外利用顺光拍摄人物时,被摄人物脸部往往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阴影。这时可以用闪光灯给人物脸部补光来消除阴影。用闪光灯给人物脸部补光时,可根据现场光线和模特脸部阴影的程度灵活掌握闪光量。需要注意的是,闪光灯一定设定在正档,一般来说可以设定在正2/3档或正1档。
(附)人像摄影的十种构图方法
1.三角形:三角形构图有稳定感。.jpg (136.92 KB)
2.中心形构图:也叫圆形构图,中心构图有突出感。.jpg (110.01 KB)
3.水平形:水平构图有宁静感。.jpg (85.16 KB)
4.垂直形:垂直形构图有重量感。.jpg (131.83 KB)
5.重复形:重复构图具有节奏感。.jpg (146.06 KB)
6.对角线构图: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画面有动势感和纵深感。.jpg (139.63 KB)
7.对称形:对称构图有装饰感。.jpg (74.27 KB)
8.曲线形:曲线构图有变化感。.jpg (132.15 KB)

9.框式形:框式构图具有神秘感.jpg (108.04 KB)
10.L形:L型构图有牢固感。.jpg (133.91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