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师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背后的故事:为何离开美国

喜剧大师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背后的故事:为何离开美国
  种种猜测    卓别林,以他天才的智慧,塑造了一个头戴圆顶帽、身穿小上衣、裤子无比肥大、皮鞋左右反穿、小胡子、短手杖的“小人物”,他带给观众无尽的欢笑和泪水,也开创了无声电影的辉煌历史。    应该说,美国给了他发展事业的广阔空间。在那里,他生活了20多年,且经历了三次婚姻,积累了无数财产。但是,这位大师却一直没有加入美国国籍,而且在1952年离开了美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有人猜测,卓别林坚持不入美国国籍是因为他深爱他的祖国。也有人说,是因为美国政府和新闻界对他的压制和打击。对于前者,很难论定,而对于后者,倒是有些证据可以说明。    恶意中伤    美国政府对卓别林的“关照”从1918年就开始了。这一年,卓别林拍摄的反映一战的喜剧片《从军记》,引起美国官方的强烈反应,禁止影片公司发行,使卓别林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美国一些有政治背景的报纸甚至怀疑他是布尔什维克。美国的法西斯恐怖分子三K党也瞄上他,将其作为发泄的对象。1927年,卓别林的第一任妻子,自私任性的丽泰·葛蕾向法庭(www.aIhUaU.Com)起诉,控告卓别林虐待罪并要求离婚,媒体连篇累牍地刊登攻击卓别林的文章,捏造“猥亵丑闻”,使卓别林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1932年,卓别林创作完成了反映经济危机时期工人生活的无声片《摩登时代》,美国一些评论家煞有介事地指责《摩登时代》有共产主义色彩,是赤色宣传,还诬蔑他已成为企业巨头和警察的公开敌人。    频频干涉    1938年,爱好和平的卓别林开始拍摄讽刺希特勒的片子《大独裁者》,没想到开机一半,就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干涉,因为当时他们奉行中立政策,不愿得罪希特勒(当时德国采取了各种外交措施,而且希特勒曾悬赏卓别林的脑袋)。二战后期,由于卓别林同情俄国,分别在俄国难民救济委员会和美国援助苏联的集会上发表了开辟第二战场的言论,引起美国国内反对派的憎恨。    1947年4月,卓别林为新片《凡尔杜先生》举行了招待会。《每日新闻》的一群记者心存恶意,故意叫他下不了台。他们的问题已远远超出艺术学术的研讨范围,而是打棍子,扣帖子,某女记者直接问他:“你是共产党吗?”“你为什么不入美国籍?”    华盛顿国会发动“卓别林案”,一些共和党议员主张驱逐卓别林出境。卓别林的影片在一些州遭到禁演,有的电影院收到美国退伍军团的恫吓信,抵制上映卓别林的影片。美国联邦法院执行官打电话,要传卓别林到华盛顿去接受非美活动委员会的讯问,但是日期却一拖再拖,这不仅给卓别林造成极大精神压力,而且也使他的工厂因停工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尽管最终法院没有对他讯问,但是,在全美反共浪潮的背景下,卓别林在美国的处境日益困难,在舆论上和社交上都陷入孤立。    永别美国    1952年,经历了三年磨砺,卓别林完成了《舞台生涯》,为了给影片找出路并送子女赴欧洲读书,他准备再次出国。当他动身前申请再入境签证时,移民局来了四位官员。他们带着录音机、打字机和档案材料等物把卓别林无理地审问了三个小时。也许正是这三个小时的盘问,令卓别林下定决心离开美国。    一星期后,卓别林拿到了度假6个月的签证。他叫妻子乌娜从银行提取了存款,带上孩子,于1952年9月的一个清晨,登上了“伊丽莎白女王号”客船,开始了去往伦敦的旅程。    到了伦敦后,曾有新闻界朋友采访他,请他说说美国政府和报纸为什么诬陷他。卓别林说:“可能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的电影从《城市之光》起刺痛了一些大人物;二是我的演说。二战期间我赞成援助俄国抗击希特勒,呼吁开辟第二战场,非美活动委员会就认为我同情共产党。第三,是因为我不愿加入美国国籍。”    事实证明,卓别林逃离美国的决定是正确的。为了转移在美国的财产,乌娜独自一人回到洛杉矶。看护房屋的男仆亨利告诉她,就在他们走后,联邦调查局的人来过两次,盘问了很多事情。在卓别林登上船的第二天,船上转给他一封电报,杜鲁门政府拒绝卓别林返美入境,除非先到移民局的调查委员会去,对某些涉及政治和道德的事情说清楚。对此,卓别林所做出的抉择是放弃美国。1953年4月16日,他来到美国驻洛桑的领事馆将美国移民证交还,并告诉领事先生:“我永远不再去美国了。”这天正是他的64岁生日,他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庆祝。    警世箴言    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认为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    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生活则是个喜剧。    我挚爱悲剧,因悲剧的深处,常有某种美丽的东西,所以我才爱好悲剧。    一语识人    卓别林不仅是第一位伟大的银幕喜剧演员,还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导演之一,同时还是天才的剧作家和作曲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251/898910887124.html

更多阅读

卓别林一生与9个女人的感情纠缠 如何摆脱感情纠缠

历史上的4月16日 卓别林诞辰 一生与9个女人的感情纠缠2010-04-15 18:45 转载文章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卓别林,英国电影喜剧演员,导演,制片人,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尤其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他非常成功和活跃。

永远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卓别林 摩登时代 片段

01永远摩登时代的卓别林大海集邮的博客这是一个所有看过电影的人对都很熟悉的人,他头戴圆顶礼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鸭子的流浪汉成为在喜剧电影片中的标志,风靡欧美20余年,他就是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基础并几乎成了喜剧电

一个伟大演员的一生——电影《卓别林》 卓别林的伟大演讲

查理·卓别林,他是第一位突破国界,被全世界所喜爱的喜剧明星,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他的表演艺术、肢体语言是默片时代的经典,乃至于功夫明星成龙的动作片都在其中获得很多灵感,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同情社会底层,其电影作品对资本主义发

大师卓别林 电影汇集 戏剧大师卓别林介绍

摩登时代导演:查理·卓别林    主演:查理·卓别林地区:美国    类型:喜剧    年份:    来源:简介:这是查理.卓别林(CharlesChaplin)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因为这部影片超越了其他单纯以他个人特点为卖点的悲剧性主题作品,改而反

声明:《喜剧大师卓别林 喜剧大师卓别林背后的故事:为何离开美国》为网友往事缥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