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伤者不愿结案 唐朝的交通事故:伤者治疗无效而死则流放三千里

交通事故伤者不愿结案 唐朝的交通事故:伤者治疗无效而死则流放三千里

  公元762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即位那年的6月,在西域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枢纽高昌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高昌城市民史拂八岁的儿子金儿和曹没冒八岁的女儿想子在商人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时,被一辆拉土坯的牛车撞伤,两个孩子腰部以下全部骨折,生命危在旦夕。肇事人是“行客”靳嗔奴的“年工”,30岁的年轻男子康失芬。“行客”就是来高昌做生意的外地人,“年工”就是雇佣一年的长工。这个案件的卷宗是1973年在新疆阿斯塔古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的。该卷宗提供的审判程序和处罚原则都比较完整。

  事情发生后,史拂和曹没冒分别向官府提交了呈词,陈述了孩子被牛车轧伤的经过,向官府提出了处理的要求,也就是把雇主靳嗔奴告上了法庭。史拂的呈词这样写道:“男金儿八岁,在张游鹤店门前坐,乃被行客靳嗔奴家生活人将车碾损,腰已下骨并碎破,今见困重,恐性命不存,请处分。谨牒。元年建未月日,百姓史拂牒。”案件是一个叫“舒”的法官处理的。

  在案件调查中,舒先是询问肇事人康失芬,康失芬说牛车是借来的,自己驾驶技术不过关,在牛奔跑的时候,自己“力所不逮”,以致酿成大祸。法官舒问康失芬有什么打算时,康失芬表示“情愿保辜,将医药看待。如不差身死,请求准法科断”。态度还算可以。就是先请求保外为伤者治疗,如果受伤的人不幸身亡,再按法律处罚自己。也就是流放三千里。

  按照唐朝法律《唐律疏议》卷二十六之规定:“诸于城内街巷及人众中,无故走车马者笞五十,以故杀人者减斗杀伤一等。”斗杀伤就是故意杀人,最高刑是死刑,比它减一等,就是长流三千里。这是唐代五刑之一的流刑中的最高等级。一般还有附加刑——三年“居作”,就是三年佩戴枷锁劳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651/188481994631.html

更多阅读

交通事故调解技巧 交通事故交警偏向对方

交通事故调解过程中,当事人不能因为是自愿协商就做出无原则的让步和妥协,也不可以因为是调解而放松警惕,因而不进行相关的准备和制定相关的策略。对于当事人来说,其选择调解方式结案的目的就是想以最小的付出和成本来换取最大的收益。而

交通事故调解协议能否撤销? 医疗事故调解协议书

易伟交通事故的伤者和驾驶员有时为了快速处理事故,常常签订一次性赔偿协议,协议履行后伤者病情又发生变化、甚至致残,伤者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之前的协议,重新核定损失,主流观点一般以新理由出现,显失公平,支持伤者诉讼请求,笔者认为应分情

交通事故赔偿相关法律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的时间

?鉴定时机,是指伤者可以进行伤残鉴定的时间。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因损伤所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一般根据损伤的部位和情况把握委托伤残鉴定的时间。步骤|方法对于

交通事故肇事方不赔钱 发生交通事故肇事方不赔钱怎么办?

交通事故是谁也不愿遇到的事情,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就应积极面对。作为交通事故的受害者,应按照合肥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向肇事方索取赔偿金额,弥补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失。肇事方也应主动赔偿受害者相关费用,以减轻对受害者的造成

车主承担责任的情形 四种车主不需赔偿的交通事故情形

  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称作交通事故赔偿。你知道交通事故赔偿吗?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交通事故赔偿相关法律知识。  四种车主不需赔偿的交通事故情形  1.出售车辆未过户,登

声明:《交通事故伤者不愿结案 唐朝的交通事故:伤者治疗无效而死则流放三千里》为网友少年当自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