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 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亚圣孟子

  亚圣孟子,不光是个儒学大师,还是个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

  有一次,他跟戴不胜聊天说:“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让他的儿子学齐国的语言。你觉得需要请哪国的老师来教?” 戴不胜回答:“那必然得是齐国的native speaker啊。” 孟子说:“虽然老师是齐国人,但如果周围都是楚人在讲话,你就算拿鞭子抽他,也学不会。”

  虽然孟子的本意,是说君王之道,但这套理论,在后世可作为浸入式语言教学的最早例证。

  在这个故事里,孟子在描述“周围都是楚人讲话”的语言环境时,用了一个挺有意思的字:“众楚人咻之”。后来这个词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叫做“众楚群咻”。

  这个“咻”字做何解?

  “咻”是个拟声字,本意是喘息发出的声音,也指小动物发出的尖啸。孟子在这里,搞了一个地域歧视。他一直觉得楚国人讲的语言很古怪,曾明确表示“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 鴃,指的是伯劳鸟,意思是楚国人说的是鸟语。既然是鸟语,那么他们的语言风格,就只好用“群咻”来形容了。

  

 

亚圣孟子 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亚圣孟子

  在孟子眼里,“咻”这个字有点烦有点吵。不过这个字,其实是非常有正能量的。

  有这么一个古汉语词汇,叫做“噢咻”。最早的出处是《左传》,本写做“燠咻”,意为“厚赐”,引申为帮助安抚。后来以讹传讹,异写成“噢咻”,歪打正着地变成了一个象声词。

  噢字这里不读ao,要读成郁;咻字要读成续。大家可以模拟一下发音。“噢”字的嘴要撅起来,“咻”字是气息徐进徐出,一嘘一呵,速度缓慢,腔调轻柔,像是一个人在耳边轻轻吹气,听起来令人非常舒心,让人油然升出一股暖意。所谓“嘘寒问暖”,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关于这个词,服虔有一个特别萌的注解:“若今时小儿痛,父母以口就之曰燠咻,代其痛也”——想象一下,小孩子病了哭闹,爹妈一边拍一边噢咻、噢咻地哄着,努力替孩子承受痛苦。这真是一条自带声音的解释……

  根据今人考证,这个解释有点望文生义。不过因为这个词实在太形象了,所以自诞生时起,便大受欢迎。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里面有两句感概年老:&ldquoWWw.aIhUaU.COM;自顾龙钟者,尝蒙噢咻之。” 意思是我年纪老大不小的,总是被别人关怀抚慰。这“关怀抚慰”的姿态,恰好就是“噢咻”之声。

  柳宗元在一封写给官员的感谢信里,也曾经用过这个词:“匡困资无,阖境知噢咻之德。” 表扬这位官员经常资助那些贫苦的人,当地人一听见“咻”~~~,就知道他又来发红包关怀老百姓了。

  从白居易、柳宗元开始,历朝历代名人都噢咻不断。文彦博有“将士安拊百姓,噢咻其疾痛,補完其疮痍。” 海瑞有“体上天之意而噢咻之茕独”。张居正有:“问民所疾苦,抚摩而噢咻之。” 就连梁启超都用过:“北京公使会议,亦无不尽变其前此威赫逼胁之故技,而一出以温柔噢咻之手段。”

  在这一系列的演化中,“咻”俨然成了一个温暖的字、一个幸福的字、一个代表了来自别人关怀和抚慰的字。一看见这个字,或者一听见咻~~~的一声,就知道必然有沉甸甸的好事和实惠临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651/590534019937.html

更多阅读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的若干问题和外语教学

作者:马积善河南社会科学>>> 2006年第5期  摘要: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与第二语言习得最佳年龄问题,涉及心理语言学、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新兴学科。对这一问题,存在着诸多不同观点。对比分析不同年龄外语学习者的特点,把握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浪漫的灵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徐庆捷问题及困惑(1)“这节课我准备挺充分呀,怎么没达到效果呢?”教学不敢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处处费时费力,处处不深不透,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有

解析“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培训理念 英特尔未来教育

摘 要: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来到中国,在千千万万个教师心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注重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对教师组织能力和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学习技能。本文主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阅读书目 教学理论与实践

Nunan,David(ed). Practical English Teaching 体验英语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英)Harmer,Jeremy.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ThirdEdition)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0策略·风格·归因:学会学英语:le

声明:《亚圣孟子 外语教学的培训专家亚圣孟子》为网友男王辰澄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