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杀了马三俊 吴禄贞怎么死的:企图杀袁世凯反而被人先行刺死

  1911年 11月7日凌晨,北洋军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车站站长办公室批阅文件时,突然其亲信部下、骑兵营管带马步周叩门而入,并高呼:“报告大人,听说统制升任山西巡抚,特来向大帅贺喜!”

  话音未落,凶手屈膝下拜,顺势从靴子里拔出手枪,向吴禄贞连连射击。骤不及防之下,吴禄贞已是连连中弹,但他仍强忍剧痛夺门而出,孰料门外已埋伏多名杀手,吴禄贞再遭重击,命赴黄泉。

  吴禄贞生于1880年,后与陈其采、张绍曾等40人被清廷选送到日本留学,回国后受到了清廷的极大重用,并在数年之间即爬到了第六镇统制的高位。奇怪的是,吴禄贞、张绍曾这批人在日本也受到革命思想的侵袭,成为军中待机而动的定时炸弹。

  武昌起义爆发后,蓝天蔚、张绍曾与吴禄贞三人乘机发动“滦州兵谏”,要求清廷立即实施宪政,清廷随后以宣布“十九信条”而将危机化解。之后,吴禄贞被命南下镇压革命军,但途中又止步石家庄并与阎锡山组织“燕晋联军”,企图中途截杀北上组阁、收拾残局的袁世凯。结果,就在这当口上,吴禄贞反而被人先刺死了。

  那么,刺杀吴禄贞的主使人是谁呢?是清廷?是袁世凯?还是另有其人?

  目前的主流观点似乎倾向于“吴禄贞系袁世凯指使所杀”,即原第六镇协统周符麟指使骑兵营管带马步周实施了具体的刺杀行动,周是袁世凯的老部下,吴禄贞在上任第六镇统制后将其撤职,两人结下怨仇。

  从动机上看,袁世凯指使周符麟去刺杀吴禄贞似在情理之中,而吴禄贞死后,周符麟立刻官复原职(重任第六镇第十二协协统)更令人怀疑其中必有幕后交易。但是,从事变的时间地点来看,周符麟似乎并不符合。

  目前能够证明的是,周符麟并不像某些回忆录中说的那样亲自指挥了刺杀行动,因为当时他根本就不在石家庄。据时任陆军部秘书科科长并随清军南下的恽宝惠说,吴禄贞被杀时周符麟在汉口第一军司令部,而陆军部档案中收录的周符麟所发电报也可以证明他本人当时并不在石家庄。事变后,阎锡山也认为,“与一般所传刺吴将军者为周旅长符麟微有出入”。

  如果周符麟并不在现场,那“袁世凯指使周符麟刺杀吴禄贞”或“清廷指使周符麟刺杀吴禄贞”的两种说法未免有些站不住脚,因为按当时的通讯条件(电报均有据可查)和事变的瞬息万变,远在汉口的袁世凯或周符麟都无法预知吴禄贞与阎锡山“燕晋联军”的密谋,更无从指挥这一重大行刺事件。毕竟,动机和事实并不能完全划等号。

袁世凯杀了马三俊 吴禄贞怎么死的:企图杀袁世凯反而被人先行刺死

  陆军部档案收录了周符麟于11月9日所发的另一封电报,电文是:“麟于本日下午到石家庄”,这份电报可以证明,周符麟是在吴禄贞被刺后的第三天才达到石家庄。作为一个合理的推测,如果周符麟当时真在石家庄,那在吴禄贞被刺死后,他势必会出来控制局势而绝不会任由第十二协退往栾城,更不会让阎锡山的军队乘机运走吴禄贞所截的军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751/103563795334.html

更多阅读

老娘舅和他的儿孙们 袁世凯的妻妾儿孙们

     袁世凯头上那顶“窃国大盗”的帽子,戴了一百年。曾几何时,物理学家袁家骝身上“袁世凯孙子”的身份都令官方觉得“敏感”,直到最近几年,“重新认识袁世凯”的话题才慢慢展开真实袁世凯生活的图景。  袁世凯以多妻多子著称,一

袁世凯与中国宪政 三 从民初宪政悲剧看袁世凯的罪孽

     1913年3月,国民党赢得大选,其领导人宋教仁准备组织内阁前夕在上海被刺杀,引发了剧烈的政治纷争。从当时的证据来看,指向的全部是和袁世凯有关联的人,赵秉钧是最大的嫌疑,无论赵是否有袁的指使,袁世凯都脱不了干系。但事后袁世凯

持家有道 窃国大盗袁世凯为什么治国无方,却持家有道

作为男人的袁世凯,身材短小,体态臃肿;读书不多,屡试不中,自难风雅。在女性的眼里,既无“高度”又少“风度”,显然魅力不够。哪像人家李鸿章,1米83的高度,早年进士出身,翰林院养就的文章气质,外加“洋务运动”历练出来的外交官风度,往哪儿一站

袁世凯夫人沈玉英 袁世凯的女人有谁 袁世凯沈玉英的传奇故事

  袁世凯的女人  袁世凯虽然只当了83天的皇帝,但他的姨太太队伍着实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后宫,共有一房太太,九房姨太太,共为袁世凯生育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下一辈又有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人数共计79人,足见袁氏家族的庞大。  袁

声明:《袁世凯杀了马三俊 吴禄贞怎么死的:企图杀袁世凯反而被人先行刺死》为网友眉目成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