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黄巾起义 三国趣事:靠“黄巾起义”发家的刘备真实战功如何

  正史中对于刘备在这段历史中的贡献是这样介绍的:黄巾起义,率领部队剿灭有功,得拜安喜县县尉。客观的来讲,刘备是有战功的,但相比起曹操和孙坚,他的功劳也是很小的。因为这段时期,刘备的军事水平还很一般,独立作战少,就算有,也是败仗多,胜仗少。一起看看网友是怎么分析的。

  众所周知,刘备和曹操、孙坚一样都是靠镇压后汉末年爆发的“黄巾起义”发家的。只不过在这场对农民起义的对抗中,刘备不象曹操、孙坚战功赫赫,迅速崛起,而是默默无闻,徘徊在乱世之中。《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在“黄巾起义”爆发后,带领自己日后的主要将领关羽、张飞加入了校尉邹靖的朝廷武装,“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至于刘备在战斗中有什么突出的表现,史料语焉不详,不过以刘备当时的情况判断,只是随校尉邹靖等人一起作战,并非率领一支独立的属于自己的队伍,也就很难有机会表现出他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倒是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典略》中记载了刘备一生中的首次失利:“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后以军功,为中山安喜尉。”如果不是刘备灵机一动,诈死逃脱,险些三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三国演义黄巾起义 三国趣事:靠“黄巾起义”发家的刘备真实战功如何

  不过这也是刘备作为随从出征,也不能作为评判其军事能力的依据。不久在随同都尉毌丘毅到丹杨募兵期间,在下邳遇贼,刘备“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不过好景不长,在担任高唐令期间,刘备“为贼所破”,落荒而逃,只得往奔中郎将公孙瓒。在高唐的这一段经历,可能是刘备首次独立率军作战。按后汉的官制,县令手下设武职司马,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县级政府多拥有少量的军队。也就是说这一仗极有可能是刘备第一次独立指挥军队作战。虽然史料中缺乏“贼”的数量记载,但刘备被打的亡归公孙,多少也能说明刘备的首次独立作战是失败的;刘备投靠公孙瓒后,公孙瓒“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在这期间,《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注引《英雄记》中还有一段记载:“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不过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刘备似乎根本没有什么战功可言,也没有独立的队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751/668512366719.html

更多阅读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故事概括 三国演义精彩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重要情节故事概括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

《水浒传》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今天我看了《三国演义》,人物有蜀王刘备、多疑的曹操、五虎大将赵云、张飞、关羽、黄忠、马超、天下无双的诸葛亮······故事讲的是三国:蜀(刘备)、吴(孙权)、魏(曹操)之间发生的战

三国演义心得体会500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篇一: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千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10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1000字(一)“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什么,不熟悉?不会吧,那我就告诉你吧。此乃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句话,现在知道了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读三国演义有感45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三国演义》是四大名着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

声明:《三国演义黄巾起义 三国趣事:靠“黄巾起义”发家的刘备真实战功如何》为网友别碰我的古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