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百科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也就是说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到此为止了。

  全国华南处暑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地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日期的计算 [Y*D+C]-[Y/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3.13,20世纪=23.95。

  举例说明:2088年处暑日期=[88×0.2422+23.13]-[88/4]=44-22=22,8月22日处暑。

  处暑过后

  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黄淮地区及沿江江南早中稻正成熟收割,这时的连阴雨是主要不利天气。而对于正处于幼穗分化阶段的单季晚稻来说,充沛的雨水又显得十分重要,遇有干旱要及时灌溉,否则导致穗小、空壳率高。

  此外,还应追施穗粒肥以使谷粒饱满,但追肥时间不可过晚,以防造成贪青迟熟。南方双季晚稻处暑前后即将圆秆,应适时烤田。大部分棉区棉花开始结铃吐絮,这时气温一般仍较高,阴雨寡照会导致大量烂铃。在精细整枝、推株并垄以及摘去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的同时,适时喷洒波尔多液也有较好的防止或减轻烂铃的效果。处暑前后,春薯块膨大,夏山芋开始结薯,夏抽穗扬花,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此时受旱对产量影响十分严重。从这点上说“处暑雨如金”一点也不夸张。

  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农事

  农时节令到处暑,早秋作物陆续熟,

  首先田间选好种,黍棒秫谷精细收。

  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抓紧移栽大,继续来壅土。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追浇锄。

  收下来,喷药治虫把叶护,

  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青草鲢鳙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立秋、处暑都在阳历8月里,农事活动综合于下:

  山西:秋禾锄草麦地耱,打切棉花去病柯;南部种麦订计划,晋中棉花打顶柯;晋北侧重积肥事,胡麻莜麦要收罗。

  河北:立秋处暑,喜报丰收,精收细打,颗粒不丢。大茬早耕,准备秋种。晚秋作物,加强管理。

  追肥,黄烟培土。棉花整枝,适时打顶。

  山东: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晚秋管理,措施加强。秋菜定苗,锄草防荒。各种害虫,综合预防。浇水追肥,保证苗旺。

  湖北:处暑有落雨,中稻粒粒米。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河南: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

  吉林: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

  江苏:立秋收早稻,处暑雨似金。

  上海:立秋过后处暑来,深耕整地种秋菜。晚稻出穗勤浇水,籽粒饱满人心快。

  浙江: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晚秋追肥勤灌溉,害虫风害要早防。

  安徽: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棉花。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百科

  湖南: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光。

  福建:八月立秋处暑快,边种蔬菜边管粮,防害治虫田管理,水稻防倒要烤田。

  云南:立秋处暑八月天,棉花整枝烟短剪,白薯翻蔓秋荞播,拔草捉虫保丰产。

  处暑农谚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7671/603900713.html

更多阅读

二十四节气歌的手抄报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

二十四节气歌谚语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百科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意思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对于处暑,你知道处暑是什么意思吗?  处暑是什么意思?爱华阅读配图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

声明:《二十四节气处暑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百科》为网友一杯清酒当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