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不安
蒋某,女,29岁,技术员,已婚。初诊日期:1968年3月2日。患者婚后,先后2次妊娠3月滑胎j今又受孕3月,头昏乏力,体倦食少,心悸气短,少腹坠胀,似胎欲坠,急往某医院检查,诊为“3月妊娠反应”。嘱其注意休息,给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诸症未衰,而来我院求治。
诊视脉象细滑,舌质淡,苔薄白,面色萎黄,精神较差,言语细弱。良由素禀虚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固,是以胎动欲堕。
治当补脾养心,摄血载胎,方拟益气举胎汤(验方)主之。
方药:西党参12 g,绵黄芪12 g,云茯苓12 g,炒白术12 g,川续断12 g,当归身10 g,桑寄生12 g,血驴胶(烊化冲服)12 g,酸枣仁10 g,广木香3 g,炙甘草5 g。嘱其连服10付后停药,以后每隔15 d再服原方10付。
照此方法,连续用至产前半月停药。1969年12月追访:诉其连服上方10付,诸症渐瘥。以后遵医嘱、按照上述用法至产前半月停药,于1968年10月足用平产
l男孩,母子均健。(《言庚孚医疗经验集》1980,125)
【按语】本案胎动不安,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冲任失固。
本例病史记载,曾先后2次均在同一妊期,发生堕胎。中医学称为滑胎。而今又受孕3月,虽有少腹坠胀,似胎欲堕,但无腹痛,阴道不流血,此次不能称为滑胎,应属于胎动不安。然妊娠胎动不安,又常为堕胎、小产之先兆,临证勿可儿戏。脾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虚气弱则食少倦乏,言语低微。脾虚不能生血,营血亏虚,心失濡养,则常心悸气短。再因素禀虚弱,孕后更感气血不足,冲妊失固,难以摄血载胎,稍有不慎,胎易自滑。治当以去病为主,安胎为辅,去其病亦即安其胎。然胎气不安,必有所因,或虚或实,或寒或热,皆能为胎气之病。本例乃素禀虚弱,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致。方以党参、黄芪、白术、云苓、炙草健脾益气,以资生血;当归、阿胶补血养心;枣仁养心安神以定悸;少佐广木香行气醒脾,补而不滞;配川断、寄生补肾安胎,乃肾系胞宫之理。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