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的生平简介 颜回生平介绍 关于颜回的故事

颜回的生平简介 颜回生平介绍 关于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谁

颜回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颜回

中文名颜回别名颜子,颜渊国籍/朝代春秋时期国号鲁国职业孔子弟子民族华夏族出生地鲁国曲阜出生日期公元前521年逝世日期公元前482年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代表作品《论语》(编集者之一)家庭成员颜路,颜歆,颜俭

颜回,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年,字子渊,又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是所有弟子中孔子评价最高的弟子,不仅仅称赞颜回“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的文人和统治者也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生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潦倒,死后却荣宠万千,不禁让人感叹。

颜回画像

颜回,十四岁的时候拜孔子为师,入门开始学习,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汉代之后被列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时候颜回配享。颜回在孔子处学习了六年,学业就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但是出于对孔子的崇拜,也出于“好学”,颜回一直追随着孔子。

在其学业完成之后,公元前503年颜回十九岁,已经到了应该婚配的年龄了,于是经过媒人的牵线,颜回要去宋国求娶戴氏,所以颜回西游到了卫国,通过卫国再到宋国去娶亲,二十岁的时候与戴氏完婚,二十一岁生下儿子颜歆。

颜回在成家之后仍然追随着孔子,公元前497年,颜回跟着孔子去周游列国,寻找自己的学说可以实现的国度,但是在那个刀光剑影战乱纷纷的年代,孔子的学说不能被接受,所以孔子的宣传虽然使得其思想为世人所知,但是却不能被当权者接纳施行。

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子被困在陈、蔡之间,很多弟子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坚定的相信老师的学说。孔子喟叹:“有是哉,颜氏之子!”可见对颜回是非常欣赏的。

跟着孔子周游列国并没有找到能够实现孔子政治理想的地方,公元前483年,颜回跟随孔子回到鲁国,为了能够有些收入养家,颜回开堂讲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流派,这便是颜氏之儒,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派。

颜回的故事

颜回是孔子的学生,在颜回存世的短短四十年里,大部分的时间是作为孔子的学生,追随着孔子走在寻求儒家思想实现的路上,颜回没有留下太多的故事,也没有做过官,其言行大多是在记载孔子和弟子言行的《论语》中,用现在世俗的眼光来看,颜回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颜回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维持。

孔子与颜回剧照

颜回是聪慧的,孔子的大弟子子贡这样说“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正是由于颜回的聪慧,所以对于孔子的思想能够非常迅速的领略,并且能够将孔子的思想记在心中,实践在自己的行为中。孔子讲学,颜回总是沉默寡言,别的学生都有很多的问题问孔子,而颜回总是顺承老师,不曾提出一点疑问,开始的时候孔子也认为颜回有点愚笨,但是后来观察,看到颜回可以将儒家的思想贯穿在行为中,不禁感叹“贤哉回也!”

颜回是忠诚的,颜回的忠诚源自对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的推崇,颜回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可见,颜回是孔子忠诚的拥护者,在孔子四处宣扬自己的思想不能够得到应用,陷于荒野,食粮不继的时候,包括子路、子贡在内的很多学生都对孔子的学说产生了怀疑,只有颜回坚定的相信孔子的思想。'

颜回也是生不逢时的,如果颜回生活在一个盛世,那么其思想就可以实现。但是不幸的是颜回生长在春秋的末期,那个时期是一个崇尚武力,权臣当道,想要实现大同社会完全不可能的社会,所以颜回在那个时代是落魄的,即使是名声在外,即使是成为一个名噪一时的大儒,对于其生活质量并不能有任何的改善,所以颜回“身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

虽然颜回生前是落魄的,但是其身后却得到了极大的荣宠,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世代祭孔的时候颜回配享,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更是不断的给颜回追加谥号,死后的荣耀可以说非常的隆重。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的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留给世人去欣赏,对于颜回这个人史书上记载的也不是很多,只有其与孔子以及同门的只言片语散见于史书之中,很多人都会疑惑,颜回也没什么嘛,既没有功劳于当时的民众,也没有留下像是孔子那么深邃的思想供世人膜拜,怎么就成为了七十二贤之首,怎么就成了孔子的学生中最好的学生了呢?

颜回画像

《史记》记载了颜回死后,孔子痛哭失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可以说这是孔子对颜回作为其学生的最高的评价,一个人可以将自己学习到的圣人之道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可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是非常难得的。

“不迁怒”就是不会将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难免会遇到不开心让自己动怒的事情,有了这样的事情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随意的发泄自己的怒气,虽然看起来是小事,但是真正的做起来是何其难也。我们今天的人有几个可以做到?

“不贰过”是指一个错误犯过之后就不会再犯第二次,这种品质在任何的年代都是不过时的,一个人积极的吸取犯错的教训可以做到下次不再犯,这是需要多么高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省能力,我们总是受不了美食的诱惑,让自己胖了又胖,知道自己吃太多会长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对于个人来说这不是犯错又是什么?一个人总是沉迷于游戏,耽误了工作和学习,这不是重复的犯错又是什么?一个人总是小偷小摸,屡次被劳改还是不能改过,这不是“贰过”是什么?

用“不迁怒,不贰过”的尺子量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短了哪里?我们应该自省一下了。

颜回攫其甑

颜回一生都在追随着孔子,甚至可以说对孔子是亦步亦趋,孔子对其的评价非常高,屡次说“贤哉回也!”汉代之后,颜回被尊为七十二贤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时候颜回配享,可见颜回的地位之高,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中既没有任何政绩,也没有留下任何的著作,甚至死后连下葬的资费都没有,之所以能够称于世是因为其高贵的品德。

颜回画像

史书《吕氏春秋》记载了有这样一则关于颜回的小故事《颜回攫其甑》,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国与蔡国之间的时候,行走在山间,被困,孔子和其学生七天七夜都没有吃到一粒米,颜回去讨米,回来后煮饭,饭熟了后,孔子看到颜回用手从锅内抓饭放进了嘴里,孔子便假装没有看见这件事,等到颜回来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是刚刚睡醒,说自己刚才梦见了先人,自己将干净的饭吃掉之后才给先人吃。颜回说,不是那么回事,刚才自己看到有炭灰飘到锅内,饭被弄脏了,但是扔掉又很可惜,于是自己将其抓出来吃掉了。孔子于是喟叹:要想了解一个人是多么的难啊,我们都说眼见为实,可是眼睛看到的也会不一定可信,都说应该相信自己的心,有时候自己的心也会不可信。

这则故事说明了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而了解之后就需要坚定的相信他,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产生误会。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孔子对颜回的信赖,他相信颜回是配得上自己的评价“贤哉回也”的,可见颜回的品德是可以为万世楷模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551/121603496946.html

更多阅读

司马迁的生平经历 司马迁的生平简介

    司马迁的生平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又称《太史公记》,他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

李大钊生平事迹简介 金岳霖的生平事迹简介

金岳霖是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逻辑学家之一。金岳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金岳霖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金岳霖的思

许攸简介 许攸的生平简介 许攸是怎么死的

许攸是三国时期的曹操门下的一个谋士,谋士这个职位在当时做得好就像救世之神,做得不好就会弃之如草芥。历史上的许攸是个聪明人,官渡之战中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就能看到他的计谋高明。那么许攸最后为何还是被杀呢?许攸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华罗庚生平简介 关于人物华罗庚的生平简介

关于人物华罗庚的生平简介关于华罗庚的简介,很多人只是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数学家。关于他做出的一些贡献以及家庭背景等都不了解。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和国际数学大师,不仅在国内闻名遐迩,其名字和在数学上的贡献在国外

大将军何进 何进的生平简介 大将军何进是个什么样的人

何进是三国之前有名的大将军,作为刘辩的舅舅,何进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出身低下,在那个重视出身的时代,何进的处境并不好,受到了很多世家子弟的嘲讽。而且因为过于犹豫不决,一直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最后反而被宦官所杀。何进的

声明:《颜回的生平简介 颜回生平介绍 关于颜回的故事》为网友雪亱白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