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长是怎样炼成的?
韩德强
我个人本来是特别关心国,不太关心家的。可是,有一次我接到老家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我的侄子欠了近30万的赌债,找他父母要钱,威胁要把房子给点了。我的嫂子说:“孩子,咱要不就都别活了,但是别害邻居。咱们开煤气,把窗户关上,我们憋死算了。你一点火,整栋楼都烧了,害人。”说完,嫂子就晕过去了。
我突然意识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国破不破不重要,家亡不亡反而是特别重要的事情。我们的国家实际上现在还没破,但家在相当程度上亡了。如果真要关心这个国的话,应该要关心这个国里头一个个的家。只有一个个的家健全起来了,这个国才真正牢固了,才真的是可爱的。国家的事情也许我们管不着,家庭的事情却可以从自己做起,而且家庭根本的问题还在我们家长身上。一个好妈妈,一个好爸爸,真的胜过好老师。
为什么我们普遍不太会做家长呢?因为我们实际上是“反家长”出身的。“五四”运动开启了自由民主的大潮,这个大潮“反政府”、反家长制、反家长的。巴金当年写了《家》《春》《秋》,全力抨击大家庭,认为家庭是牢笼、桎梏,压抑了孩子们成长的天性,影响了无数青年。这些青年后来成为我们的家长的家长。结果,我们就把家长给妖魔化了,把家庭给破除掉了。
中华传统讲“百善孝为先”,讲孩子要孝敬父母,可但凡上过大学的人会认为“孝”是一个封建概念。现代社会倡导,孩子跟家长之间要像朋友一样平等自由地相处,孝敬父母束缚了孩子的成长。主流舆论告诉我们哪个孩子听话就是奴才,要培养不听话的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有创造力。这么一来二去,就搞得我们不知道怎么当家长。本来会当家长的反倒显得是一帮土老帽,一帮封建余孽。
但是,孩子出来了怎么办?那就只能学着当家长。我孩子已经十岁了,班主任还邀请我去介绍孩子教育的经验,我就列了12条“军规”。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12条“军规”是怎么提出来的,是针对什么问题的,解决什么问题的。

戌狗、以激发理想为中心
以激发理想为中心,不把舒服、开心、健康当人生目标。
这条可能争议更大。我就有个朋友,孩子生下来,大的名字起得叫闹闹,老二名字起得叫蹦蹦,就是图好玩儿,就是把孩子当宠物了。因为他们俩自己的目标就定在健康、舒服、开心,所以给孩子定的也就是健康、舒服、开心。我们中国人有句话叫“法乎其上,则得其中;法乎其中,则得其下”,当目标定得高高的,即使达不到,达到一半也可以。如果目标定得不高,让一个人往哪儿去?目标定低了,他就堕落。如果目标定在平平安安过一生就行,他肯定堕落给你看。一个人肯定得把目标定得高高的:要当共产主义接班人,要为祖国做贡献。目标定得高了,他心气儿就来了,就会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他浑身的能量都激发出来了。这就是每一个孩子内在的特点,天然地有向善和向上的动力,作为家长则要善于激发他的这个动力。所以,理想不是国家需要的,理想是我们孩子成长需要的,要害是在这儿。
一般家长会告诉孩子,你考多少分给你奖励多少钱,干成什么事情奖励多少钱。如果已经得到惯了,下回不给,孩子还闹情绪。这其实意味着家长天天得给孩子行贿,但行贿能有个尽头吗?用个好听点的比方,孩子就像一辆汽车,有时开着开着就没动力了,加50块钱进去它又开了,开了几公里,又要加油。父母有多少柴油、汽油给它加啊?怎么办呢?就要给孩子装上核动力。装上核动力之后,他能奋斗一辈子。核动力是什么?核动力就是理想。所以理想不是祖国需要的,不是人民需要的,是孩子自己需要的。当然,祖国人民也需要。那不就是两全其美,各得其所嘛,为什么一定要对立起来?所以,一定要把目标定高了。哪怕你自己没那么高,千万一定要让孩子有高目标。这是当家长的要诀。
亥猪、以培养敬畏、感恩、珍惜、谦虚、礼貌的态度为中心
以培养敬畏、感恩、珍惜、谦虚、礼貌的态度为中心,反对骄傲自满、自以为是,更反对用自由平等、造反有理等观念为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做辩护。
现在的孩子取得成绩以后,往往认为得到这个成绩全是我自己怎么努力,怎么优秀。我以前参加一个颁奖仪式,当老师宣布我家孩子得了第一名时,她上来嘻嘻哈哈就领走了。这就是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敬畏,不知道谦虚,不知道珍惜。连鞠个躬都没有,以为自己的成绩跟老师、跟家长、跟环境都没有关系,这不就培养了自我中心的观念吗?
我当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总是不懂敬畏。比如说,一个劳动模范上台说,“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党的信任、人民的信任,才有我今天的成就”,总是觉得他那是套话。今天想一想,是套话吗?不是套话!我们今天贪官污吏怎么养成的?就是老觉得自己贡献大。我给这个企业省了一笔钱,这笔钱一千万。抱歉,我拿五百万可以吧?如此,不去珍惜党和国家提供的舞台和环境,老觉得自己能耐有多大,手就伸得越来越长,然后把自己给害了。可是,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心理就是这样。有了成绩都是自己的;有了责任都是党和政府的。结果一个个都自我膨胀得不得了。
所以,从小就得让孩子学会感恩、珍惜、谦虚、敬畏和礼貌,是对孩子未来走正道最好的保障。
有一次,收音机里说,地铁出了一次小事故。孩子顺口说:“地铁这帮工程师是干什么吃的?”我说:“抱歉,孩子,这话大不敬。你首先要知道我们的地铁怎样高效、怎样精确地在运行,分秒不差地在运行,偶尔出一次小事故是难免的。那些工程师们,首先值得你感恩和尊敬,你哪有资格去批评他们?”这次及时地给她提醒和批评,我看她以后就能谦虚一些了。对于孩子那些不当的言和行,要及时地给予批评,如果等到放过去之后再去教育,就来不及了。孩子不可能像我们大人,有这种抽象思维,可以用概念去反省思考。孩子一定要及时指出他的问题,要及时肯定他的优点,这才能够健康成长。
我相信,这十二条“军规”,慢慢去领会它,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孩子就都成变得真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