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对话·稻盛和夫》
梅原猛,日本哲学评论家
梅原猛
空海传授的以大日如来的眼界作观想的方法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师,曾随遣唐使赴华求道,对后世日本佛教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译者注)曾经说道:“居于小我则目为所障。需将小我与大日如来(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根本佛,亦为一切诸佛菩萨所出之本原及所归之果体。——译者注)融为一体,即与宇宙众生浑然一体。如此,大日如来便于小我合二为一,此即大我。居于大我,万物自显,能为常所不能。”
这就是密宗的教义。我们要不为小我所支配,而要以大我——大日如来的眼界作观想,如此就自然能够通达一切,万事无碍。
所谓加持祈祷原本是指普通人把大日如来的力量与自己的力量叠加在一起并持续不断地保持下去。总而言之,如果通过宇宙的视角来观察的话,万物自然是一目了然,万事亦能顺利无碍。因此空海所说的加持并不是迷信的说法。
我认为稻盛董事长刚才提到的,由于心灵没有受到蒙蔽,因此才会万事了然的说法,其实与空海所说的,若能站在大日如来的高度,自然就能够万事通达,智慧也就随之涌现的说法如出一辙。
只是当我们的眼界太远时,又会与现实世界的波长不相符。现在那些热门的评论家大多具有下棋看三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多不少,恰好合适。如若预见十步,乃至二十步的话,就会与现实社会脱节。因此最成功的人士大都具备了下棋看三步能力的人。然而要想具备这种能力,就必须经常改变自己的固有视点,从这种角度而言,看三步与看一百步并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我也经常得到诸如“梅原就喜欢干些冒险的事情”、“这家伙热衷于孤注一掷”之类的评论,其实就我本人而言,自己从来就没有试图做过任何冒险的事情。我所选择的都是基于长远考虑的“必由选择”,也就是说,我对于自己的决定都有90%的把握。可是在他人眼中,往往只能看到10%的成功几率。因此,每当我将自己的决定付诸实行并获得成功时,总是被大家认为“那都是因为你的运气很好”。
稻盛董事长想必也和我一样。稻盛董事长在做哪些决策时其实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已经有了90%的把握会成功,可是您的决策却被他人认为是“莽撞冒险”。然而,之所以您敢于涉足险道而无虑,是因为心中无欲的缘故。无所执著,我认为这一点非常关键。
稻盛和夫

保持“纯粹”的动机对于成就事业不可欠缺
无欲无求,是之纯粹。而心念纯粹又是我们在想要成就一项事业时不可缺少的要素。有一位宗教家曾经说过:“行为过程中的纯粹才是至关重要的,并非结果。”他还进一步指出:“人一般都倾向于重视结果,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真正重要的是在整个行为过程中,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纯粹,纯粹自然会将我们引向美好的结果”。
然而世俗之人必然会对这种说法产生怀疑,并认为“很多坏人都是大富大贵,老实人却往往命运多舛”,因而认定保持纯粹并无助于我们万事顺心。若是以这种角度来看,似乎确实是坏人多有好报,好人却总是得到恶报。然而想必梅原先生和我一样,都是以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时间为尺度来审视一个人的人生,若依照这个尺度来衡量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坏人到底不会有好的下场,而那些为善之人则一定能够得到好报。
所以,我认为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时间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其中。我相信不管是学者还是企业家,恶人不管如何狡诈,要不了二十年的时间必然败落,如果仅仅只有两三年时间却不足以让我们看到他们的最终下场。短时间内,坏人或许能够横行无阻,老实人则会挫折连连,然而从长远来看,终归还是善恶有报。
伦敦曾经有一个由具备特殊能力的医生主持的降灵会。这个降灵会记录了一个自称斯利佛·伯尔其(Silver Birch)的印度灵魂附身于灵媒后的言论。这些言论被翻译整理成了十多册日文书出版。读过这些书你就会发现,这个斯利佛·伯尔其似乎是一个层次非常高的神灵,能够透彻地说出不少哲学和宗教思想。例如他说过:“以你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往往都是恶人得利,好人遭难。在我的世界里却并非这样,恶终有恶报,善必有善报。我能从你们的世界一直遍览到我所在的世界,若以这种广阔的维度来观察每个人的人生,就会发现因果报应丝毫不虚。”
迄今为止, 我一直都认为只要让自己保持纯粹的念头和行为,那么凡事就不要执着于结果。这是因为我相信纯粹的行为和念头要重于一切。虽然在经营企业时无法做到完全无视结果,但是我的心态永远都是,即便暂时遭遇挫折,待到二三十年后再回头来看,善恶自然都会各有所报。
本文来源:公众号“稻盛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