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黄痰 中医治痰

疑难病是辨证困难,容易误诊,或虽然辨证明确,但治疗方法不力导致病情缠绵、日久难愈的疾患从笔者人的临床实践和医学资料表明,疑难病与中医学痰饮、瘀血有关,如中医的“哮证”、“肺胀”、“中风”、“癃闭”、“癫”、“狂”、“痫”等,西医的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风湿、类风湿、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各种癌证等无不与痰、瘀(或痰瘀同病)有关。近百年来中医对瘀血证有了较深的认识,在治疗上有了较发展,但对于痰证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大的进展,致使痰证或痰瘀同病仍当一些疑难病症治疗中的难题,所以加强对痰证的研究是中医解决疑难病的重要课题。

  中医学认为痰是一种病理产物,痰一旦形成又成为—种致病的邪气。痰的形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所致。痰分两类,一类是因咳嗽由呼吸道排出,经口吐出的浊液,或从口中吐出的胃中黏液,易被人们察觉,称为外痰或有形之痰。另一种是滞于脏腑经络,或随气而行,循经络滞于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血脉、筋骨,种痰不易被人察觉,故称为内痰或无形之痰。由此可见,痰无处不到,能形成多种病症,所以痰证涉及临床各科。痰易与气血相结,有突然发作、变化多端、时隐时现、异乎寻常的表现,也可形成肿块,或松弛柔软,或坚硬如石。临床上,有些病症,按一般疗法治疗有时难以其效,用祛痰药常每能显效。中老年人体虚,且形体多肥胖,故多痰湿,出现听觉不敏,视物不清,健忘失眠,经常咯吐痰浊,倦怠无力,肢体活动不便等表现,这是脏腑功能低下与痰浊郁滞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痰的治疗

  外痰多与肺、脾、肾有关,但与肺关系最密切。痰贮于肺,故谓“肺为贮痰之器”。痰阻气道会影响肺气的宣通肃降而产生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所以说痰浊阻肺是肺系各证产生的重要因素,是肺系病日久不愈的根源,是肺系病进一步转化、加重的条件。对外痰的治疗可归纳为7法:

  1.疏风化痰法:以疏风化痰药为主,配合宣肺解表的药物,主治外感咳嗽、咯痰的风痰证。常用的疏风化痰药物有桑叶、牛蒡子、前胡、生姜等。

  2.清热化痰法:以清热化痰药为主,配合清热解毒、宽胸理气的药物,主治以痰多色黄而黏稠为主症的热痰症。常用的清热化痰药物有浙贝、胆星、前胡、射干、马兜铃等。

  3.温化寒痰法:以温化寒痰药合以温补脾肺的药物,主治痰凉背冷、胸脘痞闷的寒痰证。常用的温化寒痰药物有白芥子、苏子、干姜、紫菀、款冬花等。

  4.润肺化痰法:以润肺化痰药合生津养阴、化痰止咳的药物,主治干咳,或咽干口干、咳嗽、痰少不利的燥痰证。常用的润肺化痰药物有栝楼、贝母、枇杷叶、紫菀、款冬花、桑白皮等。

  5.燥湿化痰法:以燥湿化痰药为主合以健脾和胃药,治疗以痰多色白、胸脘痞满、食少无力为主症的湿痰症。常用的燥湿化痰药有橘红、半夏、厚朴、茯苓、苍术等。

  6.清化脓痰法:以清化脓痰药合以清热消痈、化瘀散结的药物,治疗咯吐脓痰,或兼有胸痛发热的脓痰证。常用的治脓痰药物有意苡仁、冬瓜子、桔梗、苇茎、芦根等。

  7.泻肺消痰法:以下气消痰的峻品配以大补元气、补肾纳气的药物,治疗咳喘日久、痰涎壅盛、胸隔满闷、不能平卧的上盛下虚证。常用的泻肺消痰药物有苏子、葶苈子、枳实、茉菔子、厚朴等。

  笔者积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认为以上外痰相当于肺系疾患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较难治愈的疾患,经用祛痰法合以补益肺脾、止咳平喘的药物后,多患者症状可以较快缓解,并逐渐治愈,不易复发。对于难以控制病情发展变化的支气管扩张、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等,以祛痰法合以清热解毒或大补元气、补肾纳气、活血强心的药物后,也可控制病情发展,并使其逐渐好转。

内痰的治疗

  内痰是指痰作为—种致病的邪气,滞于人体脏腑、经络、皮肉、筋骨等处,形成多种病症。内痰与多个脏腑有关,对内痰的治疗也可归纳为7法:

  1.涤痰泻火法:主治痰火上扰证,常见症状有眩晕头痛,胸闷烦燥,失眠多梦,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或气力超常,不眠不食,精神不衰,或急燥易怒,不避亲疏,有时昏倒吐涎,多兼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火扰心以不寐泛恶为主,或以心悸时发、受惊易作、失眠多梦为主症,治疗当用竹茹、枳实、胆星等清热化痰药,合以黄连、栀子、茯苓、生龙骨、生牡蛎等清心安神之品;若痰热上扰以眩晕头痛、烦躁、不食不寐、气力超常、精神不衰为主症,治疗当以胆星、浙贝清热化痰,黄芩、栀子泻火除烦,菖蒲、郁金、茯神清心开窍安神,生地、白芍、知母滋阴凉血;痰火扰神之狂证,症见狂躁怒骂,不避亲疏,两目怒视等,用生铁落饮或礞石滚痰丸;痰火扰神之痫证,发作时突然昏倒,口中吐涎,手足抽搐,平时可有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咯痰不爽等症状,治疗当化痰开窍,清热泻火,方用涤痰汤合龙胆泻肝汤。

  2.燥湿化痰法:主治痰湿内阻所致的胸隔满闷,心痛气短,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欲吐或泛吐清水痰涎,肠鸣腹泻,或肢体瘫软沉重,困倦乏力,口黏或口干不欲饮,舌苔白腻,脉弦或滑。

中医治黄痰 中医治痰
  痰湿中阻以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肢体倦怠、乏力沉重为主症,治疗当燥湿化痰,以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燥湿化痰、消除痞满,以茯苓、薏苡仁、砂仁淡渗利湿,甘草和胃;痰浊闭阻心阳以胸闷气短,或心前区疼痛为主症,阴雨天发作或加重,当通阳豁痰,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人参、茯苓、桂枝益气强心,可加桔梗、枳壳增强宣通肺气、化痰宽胸的作用;若形盛体胖、嗜食肥甘、肢体困倦沉重,或以高血脂为主而无明显症状者,当以半夏、陈皮、栝楼、胆星、茯苓、苍术、山楂、薏苡仁、泽泻、栀子清利湿热、化痰祛脂;脾阳亏虚、痰湿内盛者以呕吐心悸,或肢体瘫软、畏寒喜温、肠鸣腹泻为主,可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干姜、陈皮等治疗。

  3.熄风化痰法:主治风痰闭阻所致的头晕目眩,胸闷泛恶,甚至呕吐,或肢体震颤,手不能持物,或突然昏倒,口吐涎沫,舌肿大,苔厚腻,脉滑。

  风痰上扰以头晕目眩、胸闷恶心为主症,治疗宜用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天麻、竹茹、枳实化痰熄风止眩晕,并降逆止呕,可加白术、茯苓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以肢体震颤,手不能持物,头晕目眩,甚至头摇不止,口苦口黏为主者为痰热生风,筋脉失约,宜用胆星、浙贝、竹茹清热化痰,羚羊角、钩藤、白芍平肝熄风止颤,可加生地、知母清热养阴;若平素胸闷,眩晕,吐痰,又突然昏倒,神志不清,口吐涎沫,此为风痰闭阻的痫证,宜用定痫丸加减。

  4.理气化痰法:主治痰气郁结所致的胸闷不舒、咽喉有异物感,或沉默痴呆,语无伦次,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语不分,舌苔白腻,脉弦滑。

  痰气结于咽喉可见咽中如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可用浙贝、海浮石、桔梗、射干、旋覆花化痰利咽散结,柴胡、白芍疏肝理气,加玄参、连翘清热养阴;痰气郁结、迷蒙心窍以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喜怒无常,多疑多虑,语无伦次为主症,宜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舒肝健脾,半夏、陈皮、胆星、菖蒲、郁金等理气化痰、醒神开窍。

  5.化痰通络法:主治痰湿阻络所致的肢体局部麻木,或关节疼痛、胀满、沉重、肿大、顽痛、屈伸不利、活动不便,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血虚痰阻经络以肢体局部麻木为主症,宜用黄芪、鸡血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751/244595570791.html

更多阅读

咳嗽吃什么药好得快 小儿咳嗽有黄痰吃什么药好得快?

小儿咳嗽有痰怎么办?小儿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对于小儿咳嗽的治疗方法,在能不用药的情况下尽量不用药,其实治疗小儿咳嗽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民间小偏方,虽说不是科学方法,不过这些也是我国的中医治疗法,有时候是挺管用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不像

咳嗽黄痰怎么治疗偏方 咳嗽有黄痰应该怎么治疗

治疗“咳嗽”的偏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鱼腥草水冲鸡蛋治咳嗽?鱼腥草30克,鸡蛋1个。将鱼腥草浓煎取汁,用滚沸的药汁冲鸡蛋1个,1次服下,1日1次。有清热、养阴、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胸痛和肺热咳嗽。?2、蜂蜜鸡蛋水治咳嗽?蜂蜜35克,鸡蛋1

治疗咳嗽痰多的小偏方 咳嗽有黄痰 治疗咳嗽有黄痰的偏方

咳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额咳嗽有黄痰,相信也是很多人对其并不陌生。那么咳嗽并带有黄痰应该怎么办呢?有哪些食疗方法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治疗咳嗽有黄痰的症状的偏方吧。1、鱼腥草水冲鸡蛋治咳嗽 鱼腥草30克,鸡蛋1

咳嗽有痰吃什么好的快 咳嗽有黄痰吃什么药 治疗咳嗽有良方

相信大家对咳嗽有黄痰并不陌生,很多情况下咳嗽这种疾病会伴随在我们的周边。对很多人来说却不算什么疾病,甚至有些不重视和习以为常。认为只是一种现象,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它,就会引发其他并发症。那么治疗咳嗽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小编今

孕妇咳嗽有黄痰怎么办 孕妇咳嗽有痰怎么办

   孕妇的身体需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家庭都需要对孕妇有好的照顾,对一些怀孕期间可能会生的病要有所了解。孕妇自身也要保重好身体。当孕妇感冒咳嗽有痰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用很担心。其实咳嗽如果不是十分严重的咳嗽,可

声明:《中医治黄痰 中医治痰》为网友关于迩到此为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