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年第 6 04 期
Si c ad ho g M ngm n R s r c ne Tcnl y ae et e c e n e o a eah
科技管理研究
2 0 No 6 0 4 .
文章编号 :10 一 65 04 0 一 11 0 00 79 ( 0) 02 一 4 2 6
人工智能的历史与未来
刘 毅
( 华南理工大学 自 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 504 ) 160
摘要:近几十年来,人工智能这一边缘学科得到 了飞速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史、定义、各 学派的观点、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城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各阶段取得的成果,并论述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 键词 :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博弃;专家系统;发展史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T 1 P4
1 人工智能的历史
几千年前 ,亚里士多德 已经开始研 究人类思维规律。 近代,帕斯卡制造世界上第一台机械式加法器;巢寄米制 成可进行 四则运算 的计算器,并提 出了 “ 万能符号”和 “ 推理计算”的思想,被后人尊为数理逻辑 的第一奠基人 ; 布尔创立了逻辑代数 ( 即布尔代数) ;巴贝奇致力于差分机 和分析机的研究;图灵提出了理想计算机模型,并创立 了 自 动机理论。这些早期的研究都为人工智能的正式出现奠
定了基础。 16 9 年, 5 美国达特玛斯大学的麦卡赛邀请了 1 位相关 0
领域的专家讨论了两个月后,第一次正式使用了 “ 人工智 能”的术语, 标志着人工智能这一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开始时, 人们用顺序处理的符号串来建立模型, 也有将人 工智能解释为某种联结机制或解释为某种 “ 感知器”的, 但是不久发现了它的一些局限性而放弃了这一方向的研究 , 使符号主义的方法成为研究的主流。2 世纪 6 年代以一般 0 0 问题求解的研究为主,发展了各种搜索算法 ,并在机器定 理证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7 年代 以知识工程、认知科 0 学的研究为主,提出知识工程、专家系统,并且使一批专 家系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5 年代以推理技术、知识获取、 0 自 然语言理解和机器视觉研究为主。随着研究的深人, 符 号主义观点与方法的局限性也逐渐暴露出来,由于知识表 示、知识获取的困难以及巨大的计算量等问题 ,使联接主 义又重新成为研究热点。而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仿人类智 能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 ,可以进行 自学习,有 自适应功能, 能更好的模仿人类智能。此外
, 也有人提出实现无需知识
表示及无需理性的智能。
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地或交换地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机 器,叫智能机器。定义二 : 人工智能 ( 学科)是计算机科 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 期主要 目 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 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定义三 : 人工智能 ( 能力) 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 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规划、学 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所谓 “ 智能”通常是指人们在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 活动中,由思维过程和脑力劳动所体现的能力,它包括感 知能力、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人的智能的核心在于知识, 智能表现为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处理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因此 ,在人工智能的研究 中,为 了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 智能, 需要探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 ()机器感知一知识 获取 :研究机器如何直接或间接获取知识 ,输人 自然信息 ( 文字、图像、声音、语言、景物 ) ,即机器感知的工程技 术方法。 ()机器思维一知识表示 :研究在机器 中如何表 2 示知识、积累与存储知识 、组织与管理知识 ,如何进行知 识推理和间题求解。 ()机器行为一知识利用: 3 研究如何 运用机器所获取 的知识,通过知识信息处理 ,作 出反应 , 付诸行动, 发挥知识的效用的问题,以及各种智能机器和 智能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技术。 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而知识表示、知 识利用和知识获取则成为人工智能系统的三个基本问题。
3 人工智能各学派及其观点
人们对人工智能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实现方法,人们

称这些观点为符号主义 ( mo m 、连接主义 (o e S bi ) y l s Cn c n-
tn m 、和行为主义 ( coi )等,或者 叫做逻辑学派 ii ) os Atn m is
2 人工智能的定义
4 多年来, 人工智能获得很大发展,引起众多学科的 0 日 益重视 , 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和前沿科学。然而 ,人工智 能至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科学或学科背景的学者对人 工智能有不同的理解 ,提出不同的观点。蔡 自兴在 《 人工 智能及其应用》中,比较狭义的定义了人工智能:定义一 :
收福 日期 :20 - 7 0 04 0 一1
( gi ) L i m 、仿生学派 (iii )和生理学派 (hi - oc s B ns ocs m P sl yo o gm 。此外还有计算机学派、心理学派和语言学派等。不 i) s
同学派
的研究方法、学术观点和工作重点有所不同。从人 工智能的中心内容一机器思维看来 ,主要有两种研究方法
和途径 :
31 结构派 〔 生学派或生理 学派) . 仿 。从仿生学 的观点 ,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