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究竟有多庞大

  公元1405年7月(明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欲寻其足迹;同时向海外显示大明的富强与武力,即命“三保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员组成远航水师,访问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国与地区。

  “郑和水师”每次均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28年间,七度远航大洋,历经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今阿拉伯国家)、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海岸,红海、麦加(伊斯兰教圣地),甚至可能抵达今天的澳洲。

  “郑和水师”“以次历遍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群长,不服,则以武慑之”(《明史·郑和传》)。“不服,则以武慑之”,充分显示出“郑和水师”雄霸大洋、所向披靡。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究竟有多庞大

  永乐五年九月,“郑和水师”首度远洋后班师回国,各国使者跟随进京朝见。郑和进献俘获的旧港“海盗大佬”陈祖义。旧港即三佛齐国,陈祖义以此为据点,组织强大的海盗船队抢劫海上商船,比之当今的索马里海盗有过之无不及。郑和曾派使者前去招抚,陈祖义诈降,暗中却策划拦船抢劫。

    郑和便率水师大败旧港众海盗,杀死五千余人,烧毁海盗船只十艘,俘获七艘,活捉陈祖义。于是,陈祖义这位“海盗大佬”在京城街市被处死。

  次年九月,“郑和水师”再度前往锡兰(今斯里兰卡),不料锡兰国王亚烈苦奈尔竟把郑和诱至国中,勒索金银财宝,还出兵抢劫郑和船只。郑和察内空虚,率二千部下,出其不意地攻破锡兰山城,活捉亚烈苦奈尔及其妻儿老小、官吏。继而大败回师救援的锡兰军队。永乐九年六月,郑和在朝中进献锡兰国王,朱棣为显示泱永乐十一年十一月,“郑和水师”三下西洋。抵苏门答刺时,原先的伪王子苏干刺正策划杀主自立。他怨恨郑和未赏赐自己,便率水军拦截“郑和水师”,郑和率师迎头痛击、穷追猛打,直到活捉苏干刺及妻儿。泱大明的气度,赦免锡兰国王死罪,放其回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蓝月传奇 美女陪玩 热血传奇 套装赠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951/244465334298.html

更多阅读

算一算郑和下西洋的经济账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一提起郑和下西洋,人们首先想到的常常是“四海宾服”和“厚往薄来”。时至今日,国内对郑和下西洋的主流定性也大多停留在“入不敷出的政治宣传”上。虽说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显而易见,但对下西洋“劳民伤财”的评价则主要基于明代官员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郑和下西洋与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池敬嘉要想寻求证确的答案,首先得弄清楚动机。也就是,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历史的必由之路正如郑和所指出的那样:“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郑和的这句至理名言,既是他屡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曾国新福建省长乐市郑和研究会秘书长提要:有人称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踪迹建文”和“耀兵异域”,这是没有根据的臆测。通过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决策者明成祖朱棣的碑文、敕书,执行者郑和刊立的长乐天妃碑碑文,

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有苏洲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

明朝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回族,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家、宦官。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何在?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

声明:《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 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队究竟有多庞大》为网友流光若逝情若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