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生的20本书 影响我20年的五本书

影响我20年的五本书 [转贴 2011-11-10 23:37:25]    字号:大 中 小         最近几个上市服务方面的项目早已把我的生活给搅得七零八落的,连续在外地工作已经快四个月了,无尽的调查和整理把“诗情画意”也给冷落在一边,海边的景色虽然美,但只能从我们住的别墅楼顶向前看看--啊,远方不远出的青山下就是有着潮起潮落、一望无际的大海,一直想开车去海边走走看看,但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吞噬着我,以致自己也感觉到愧对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每每他们提到这里的海边也许很美时,心里总是那么一酸。
    可能火版主、飞机版主还有庄老师等诸君已经看出来了,我的之于读书版面的近况还真的有点类似“身在美丽海边而不得见”的写意啊。感谢火版主等诸君的信任,邀请我担任读书版版副,我呢,感于读书版的生动活泼、人才济济,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哈,但因工作关系,一直未能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感觉很不好意思的,直到庄老师也来祝贺了,只好硬着头皮写几句灌水的文字了。
    青睐读书版很久了,这里几位版主都是“奔三”、“奔四”的正当年的年轻人,只有我是“奔五”者,看前面读书版在火版等青年才俊们打理下的确如火版的名字那般“风风火火”、“热火朝天”的,真的很佩服年轻人的能力啊。我来到这个版面时,这里已经是基础很牢的版面了,只是希望从自己的人生经历方面与大家交流,也想给读书版面添点油、加把火嘛。所以,我的所谓“就职演说”还是想从读书问题开始吧:近期,看版面上连续出现读什么书的讨论,也看到了火版、沂版等写的读书感、还看到一些诗呀、词呀之类的文字,于是我想还是说说我这个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读过的印象最深刻的书吧。由于年代久了(二十多年了),一些书的的内容已经模糊了,但其本质的东西还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因为其中的精华已经扎根在吾辈心灵深处和日常思考和举止之中了。
影响人生的20本书 影响我20年的五本书
    1、北京大学哲学赵鑫珊教授的《哲学与当代世界》。这本书只有寥寥30万字,简装书,硬皮,封面折叠面有赵教授的简介,狭长的32开本,只有几幅风景插图。具体哪年出版已经忘却了,大约是84或85年吧,那时,只有2.5元售价,是自己买回来的。在那个年代,买本书是要花很大决心的,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费只有0.5元的国家补贴。需要精打细算才能维持不要贫困的家庭来负担的。在那个年代,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国门半开半掩着的,人们的思潮在涌动,但不知道该从何处来理解当时的经济,赵教授的这本书无疑打开了我们当时大学生们的思考视角,那是没有网络之类的高速传递的信息,只有每个人珍藏的书,我几乎每天都只舍得看一篇,然后躲到校园边的山坡谈在青青的草地上想心思,结果这本书一共看了三遍,第一遍看完了,书中的几篇“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很暇意”、“哲学就是鑫字上面的那个金字”、“向孩子学习”、“积极的孤独”等等文字让我们的青春涌动,也同时让我们冷静思考啊,由于是自己买的书,我边看边在空白出写心得,结果写了大约有一万多字的心得笔记,后面的两遍是交流式地读,我把这本书邮寄给了外地的一个好朋友同时要她也给寄来一本相关的书,后来,当我们相互寄回的时候,发现,我都在各自的心得笔记后又密密麻麻地写着很多相同的或不同的见解,最后一遍是我自己在前面交流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总结笔记,大约有两万多字,这些文字后来称为我就读学校的校报上的连载(我当编辑)。
    现在回想起来,《哲学与当代世界》这本书影响可能是对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共性,根本一点是:它有助于我们“透过”具体的现象看本质,从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来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思考、行动的方向。这个是一类原理类的书籍,或者叫“还本”一类的书,也就是还事物本来面目,这在当今仍然是实用的,比如,来这个视野社区中的网友们多数是中介机构或做经济工作或财会工作的,在当前制度了、准则了等等不断变化的形式下,真正要寻求新的中介服务项目或者真正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核心的问题还是要把握那些诸如“我们的服务对象最关注”的事项,然后才能由此及彼地制定方案展开切实有效的行动,也就是如赵教授书中所说的“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很暇意”!面对现如今的财务会计的国际趋同、资产评估的国际接轨等等,我们很多朋友可能会无所适从,其实,我觉得,作为中国土地的CPA、CPV们,核心的问题是要研究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国新兴的中介业的实际情况啊,也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迷茫--学习国际先进的绝不是放弃自己的中国国情啊!而相反,充分认识了中国国情的实际需要,我们才能有效地实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目标。
     2、美国的德鲁克的《有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好像是85年或86年看的第一遍,以后又看过一遍就不记得是哪年的事情了。书是黄色软皮简装书,小32开本,大约也就是二十万字左右吧,分成很多单独的文字。是翻译过来的,当时这类翻译书很少,也是我自己去买的,只花0.8元。在安徽马鞍山的新华书店买的,当时翻看前言部分就很吸引人,那是从中国古代的“龟兔赛跑”开始的,问:为什么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却收获很少、为什么有的人忙闲搭配却做出了无数个成果,然后举龟兔赛跑说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问题,全书文字中都是非常平平淡淡的小事描述,其中:“目标是每个人自己确定的,而不是别人强加了,管理者就是整合大家的目标为公司的目标”、“站在高处喊,听到的人就多”(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吧)、“合理分配你的时间”、“做自己时间的主宰”等等文字,无疑是为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工作导入了“哲学思维”方式啊。
    在当前看来,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紧张、劳累、头绪繁多,其实,也许我们累的是心累啊,有效的管理者倡导的是“哼着歌儿做工作”,保持良好的心态,理顺工作的程序,然后,及时的把当前的事情做完,然后,睡觉之前不再想任何昨天和明天的事情。嗨嗨,这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习惯啊。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有效的管理者不仅是只抓大事,而是要重程序。看过毛主席语录,他老人家其实早就说过: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要方向明、二要办法对、三要肯实干,这个啊,也许是早于美国人的认识了吧。其实,在我们很多中介机构项目经理们的执业过程中,这类思路是很值得推崇的啊,我发现,我们很多项目经理并不懂得这点,自己闷头做具体的事情,结果,缺少项目的总体性认识、也不断出现忽视实质而抓了末节的情况。在我现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培养我们自己的项目经理去学会把握总体、实施“总控”、高屋建瓴。比如:审计、评估或咨询业务开始时,每到客户现场的第一个上午,请不要要求客户相关人员拿账本、凭证、报表来,而是要与客户相关人员聊聊天、谈谈经营等等,情况掌握了,心里就有数了,后面地效率就会高一些嘛。
    3、美国的麦克马克的《在哈佛商学院学不到的经营之道》,好像是1986或1987年看的,是从图书馆借的,装帧很好,彩色封面,印着杂乱的英文,还有用电脑数码拼凑出来的作者的头像,大32开本,内容也是一篇篇的小段文字。大约累计有40万字不到,应该属于小部头书吧。看过两遍,书中描述了很多生活中、谈判中、企业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及其分析和处理,很有味,读起来不困,以致后来我看到市面上出的很多大部头《哈佛经营之道》、哈佛谈判技巧了等等什么的,买回来一看,往往感觉都无法超出《在哈佛商学院学不到的经营之道》,因为我感觉那是作者自然天成的经验流露,而后期的一些大部头往往太过严谨,是经过一些“专家”们理论化了的,显得很艰深,但却缺少了“原汁原味”的本色啊。那时我们也在读专业的书,中国学者们写的,老实说,当时呀,看国外的一些管理类书籍一比较就发现,风格很不同,中国学者写的书往往是八股文格式,先要写什么概念了、作用了、意义了、目标了等等,前五章往往让人看了云里雾里的,嗨,自从看来类似《在哈佛商学院学不到的经营之道》这类的书后,我形成了一个读专业书的习惯--跳过前面五章,先看实质性内容,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那些“务虚”的文字,哎,这样好多了,对务虚部分的理解也深刻得多。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内容是:谈判的成效很多未必正襟危坐的谈判桌前达成的,而是几分中休息之间或者一起上厕所时候达成最终一致意见的,因为那个时候最放松;还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等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营之道其实就是与他人打交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的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需要站在对立面的另一方看待问题并考虑自己如何才能适应这样实际。经营之道不仅仅只是“大手笔”的动作,更为主要的是深入到生活和交往的细节之中对零星小事进行把握--抓机会吧。现在我们大家都在讲“执行力”的问题,其实,哈佛的经营之道不是学院造出来的,而是无数个经营者总结出来的啊,如果我们有意,也许我们很多朋友都可以写出这样类型的书啊!
    4、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是1987年读的,20万字左右,白色泛黄的软封面,没有如何插图的,小32开本,从图书馆借的,借了两次,后来自己买了一本保存,再后来买了《卡耐基全集》,包括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伟大的人生、光辉的人生、快乐的人生、献给爱丽丝等等。人性的弱点好像是卡耐基最初出版的书,好像听说是继《圣经》后世界的第二本畅销书,又听说被翻译成25中文字。戴尔.卡耐基从小是个很腼腆、好胜的人,后来自己为了改变自己,他去训练演讲,在演讲中他看到了人们的弱点,感受到了人们克服自己弱点并研究他人弱点以及顺着这样弱点来赢得人们好感的办法,他的书之所以越写越多,其根本原因是他建立了一种训练体系并不断搜集整理得出的,其实宗旨性的内容还是这本《人性的弱点》为起步。80年代后期,卡耐基好像在我国的广州也曾经办过一个训练班,据说效果一般,原因是我们中国人不太善于披露自己。
    人性的弱点披露的往往是人们内在的需要,比如:尊重的需要--美言一句三冬暖等等,具体很多不记不全了。我感觉,这本书的效果往往是字里行间之外的,是原理性的东西在起作用,属于那种“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味道,强调的是实践起来--也就是即刻做起来才能产生效果、然后再要求及时的能够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然后,在分享中交流和扩张。好实用的主张啊!
    5、《生活的思考》,中国人写的,作者已经忘了是谁了,内容也基本忘记了,但从上面影响我20年的几本书的描述中我感觉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教育的因素,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需要对生活的点滴赋予思考和诗意的成份,生活和工作的艰辛是一柄“双刃剑”,迎锋而上,必将手忙脚乱,唯看准目标、辗转腾挪、抓住“剑柄”,才能挥洒自如、心情舒畅。
    每个时代都有其好书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人,我把我们这些生在六十年代初、长在70年代并有意识地学在八十年代后至今的人所受影响的书摆出来,其目的不是为了自诩或其他什么的,也未必是只推荐这几本书,而是想与朋友们交流一些,我们当前选择读书的一些原理性的东西。“醉过才知酒醇,爱过方晓情浓”,现在是要想想那“醉”我的酒它为什么是那么“醇”啦,哈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951/286513796261.html

更多阅读

一句话改变孩子一生 影响我一生的一句话

一、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6句话1.“你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激励会在孩子身上产生神奇效应2.“别怕,你肯定能行!”——鼓励是孩子最大的精神支柱3.“只要今天比昨天强就好。”——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4.“有个女儿真好!”——父亲

给剽悍人生一个解释:我的奋斗-罗永浩

罗永浩:给剽悍人生一个解释:我的奋斗第一部分 第1节:我的故事:从出生到长大成人(1)我的故事——1972~1990,从出生到长大成人1972年7月,我出生在吉林省和龙县龙门公社,那是我父母"文革"期间被下放的地方。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母是失手

第3节:影响我今生的人(1)

系列专题:《如何挣脱你的心灵枷锁:理想的清单》  影响我今生的人  曾经有许多教导过我的老师,而当中,我只称呼雷主教为“师傅”,因为他不只在知识上启发我,更开启着我一生的事业。即使我长年希望完成师傅的愿望,但我始终不能确定,由我

招商局大厦写字楼出租 我人生的桃花岛就在招商局大厦

  我人生的桃花岛就在招商局大厦——专访大中华区三星集团总裁朴根熙   56岁的朴根熙,总结三星在华“成功之道”:在中国,就应该有中国气质。  他办公室门口有一台三星70英寸液晶电视。这款全球最大的商用液晶电视边框由中国红

母亲莫言阅读答案 莫言《影响我一生的母亲》阅读答案

莫言《影响我一生的母亲》阅读答案阅读莫言的《影响我一生的母亲》,回答文后的问题。影响我一生的母亲莫言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

声明:《影响人生的20本书 影响我20年的五本书》为网友失心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