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对联佳作中,有关花木的对联形式多样,别有韵味。
胆瓶斜扦四枝花:杏、桃、梨、李;
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
这一联一下子道出了六种花:杏花、桃花、梨花、李花、梅花和兰花。
爆竹三两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几点梅花加上几声爆竹,有声有色,为新春增色不少,真不亏为一副梅花妙联。
旧时湖南有个彭秀才,一天正坐在纱窗前读书,抬起头来,见窗前晃动着一束芙蓉和牡丹,他触景生情,挥笔写了一上联:
日照纱窗,莺蝶飞来,映出芙蓉牡丹;
后来到冬天,彭秀才外出访友,经过一座石桥,见狗和鸡在雪地上的足印,即兴吟出下联:
雪落板桥,鸡犬走过,踏成竹叶梅花。
从前,有个老员外,家中有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儿待嫁,有一略识文墨、整日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前来寻衅:
桃李杏梅,这些花哪时开放?
小姐知道来者不善,便很不客气地回敬道:
稻麦黍稷,此杂种是何先生?
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年幼读书时,馆师为考他的才气,即景出一上联:
驼背桃树倒开花,黄蜂仰采。
张之洞沉思片刻,对出下联:
瘦脚莲蓬歪结子,白鹭斜观。
馆师和同学们听了,无不交口称赞。
明代才子解缙八岁时游南京金水河,有人出上联要他对:
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解缙略思片刻,对曰:
玉栏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下联不仅对得准确,而且巧妙自然,可以看出他的才思敏捷,聪慧过人。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一次和黄庭坚在松树下对弈围棋,忽有几颗松子落在棋盘上,苏东坡信口念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此刻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垂钓,黄庭坚灵机一动,应声对出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宋代书法家米芾撰有一副花木联: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徐霞客自题小香山梅花堂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以梅花自比,格调清丽,堪称一时名联。
扬州梅花岭上的史可法祠堂,后人也曾撰联云:
殉社稷只江北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抔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写史可法为国殉难,像“风中劲草”、“岭上梅花”,被后人传颂。
另外还有“花无白日红,紫薇独占;松有万年青,罗汉常尊。”、“古花已见古人醉;今花还对今人红。”、“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以及“胆瓶斜插四枝花,杏桃梨李;手卷横披一轴画,松竹梅兰”等联名,均可算得上是花木联中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