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最爱纳兰词》 作品相关
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渐渐清晰,缓缓向我们走来。
他是满清第一词人,国初第一词手。他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他有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纳兰容若。
八旗子弟,君王近臣,钟鸣鼎食之家,清词三人之首。
纳兰,三百年间,一位倾倒众生的奇男子。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自序 目录 《一生最爱纳兰词》 第一部分
校书”本是“校书郎”的简称,是一种官职,通常由有学问的人担任,负责校对皇家藏书。李白有个叫李云的族叔就作过校书郎,李白为他写过一首《宣城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其中名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尽人皆知。要作校书郎这个官,需要才学,也需要细心,薛涛二者兼备,名气又大,便被当地的长官戏称为“女校书”。逐渐地,这个雅号的使用范围被扩大了,变成了乐伎的代称,就好像我们现在称妓女为副处级干部一样。
一点,政策上有严格规定。比如在歌舞业最发达的宋代,如果按照现在的分类,歌伎属于合法的演艺人员。但另一方面,歌伎属于贱民,没有独立的户籍。官伎隶属于官府,属于乐籍;私伎隶属于主人,和牛马猪样一个地位,可以被主人自由买卖,也广为士大夫所蓄养,宋词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等等,概莫能外。
官伎又分几种,大家读宋词和宋史的时候会常见到“营伎”这个词,这不是随军慰安妇,而是特指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官伎,其管理机构叫乐营,负责人称乐营将,所以地方上的官伎便被称为营伎。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1) 可耐暮寒长倚竹,便教春好不开门。(2)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1)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2)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3)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4)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5) 剩月零风,人间无味。(6)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1)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2) 但是有情皆满愿,更从何处著思量。(3)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1)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2)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3) 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4) 是耶非耶(1) 是耶非耶(2) 是耶非耶(3) 锦样年华水样流(1) 锦样年华水样流(2) 锦样年华水样流(3) 《一生最爱纳兰词》 第二部分
风絮飘残已化苹,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名句都是下片的前两句,文字上只稍有差异,一个是“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一个是“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细细体会,意思还是有些分别的。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同一个时期、为了同一件事而写下的两首词,也有人认为这是同一首词的不同修订本。但无论我们相信哪种说法,都不得不承认这两首词虽然相似,却各有各的妙处。
开篇“一霎灯前醉不醒”,先来说说韵脚:这个“醒”字古音有平有仄,按现在的说法,它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阳平声,也就是现代汉语的二声。诗词押韵有一个死规定:同一个韵脚里,平仄不能通押。我看过不少诗词爱好者写诗填词不知道这个规矩,觉得只要韵母一样就算押韵,其实真要那么押韵,读起来就太别扭了。大家以后如果看到古典诗词里同一个韵脚里有平有仄,要知道那不是古人写错了,而是因为存在古今读音的差异,就像“醒”字的这个情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