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无知父母毁一生 父母没文化 父母即文化


文梅的一篇小文,内容大气

而且标题好有曾老师的风范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把历史比作一条长河,它流经之地吸纳和融汇的事物就组成了我们的文化。文化重在传承,有人“传”才让它有生命的延续。当然,这个前提是河里容得下它,传了下来,才叫传统文化。河有支流、主流,文化也是如此,主次还得看人头儿多少。文化通过史料的记载、考古的研究被保存或者发现,但是最终,借由子孙后代对它的学习得以传播。通过人的学习,文化走出课本,重见天日,在现实世界中流动起来,从此它有了个新名字,叫社会文化。社会以家庭为单位,两个成年男女组合成一个家庭,因为个体的独特性差异,在大的文化环境中,又会形成有别于其他家庭的独特文化。当这个新家庭有婴儿降生,对这个孩子来说,父母双方带来的文化组成了他的独有的文化背景,之所以称之为背景——它类似画家在创作时,给画作定的基调,涂抹在他生命的最早期,因此成为了可能对他有最重要影响的主流文化。



常听到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担忧,是害怕放任孩子不管之后,他会受到某些不良社会文化的污染,然后误入歧途。 现在我知道,最可能影响孩子,改变他们自然生长轨道的,就是父母和她们创造的家庭文化本身,听到这里,父母们都在窃喜,至少我们拥有对孩子的绝对掌控能力。如果你这样想,那是真正的可怕!你暴露了想要在孩子的生命成长轨迹中插一脚的愿望,如果你付诸行动,想想孩子有多难过,脑补一个画面:一个原本开着成长列车的快乐少年,突然不能专心的关注前方道路,随时被空中飞来的父母的巨型“指手画脚”打扰。


父母之于孩子,是连通于社会的一个传输-转换纽带,具有好的功能的父母,有能力将接收到的尖锐信息转化得柔和,才传递给孩子。举个例子:一个妈妈因为看到5岁的女儿在和2岁的儿子一起玩耍儿子的阴茎而焦虑的问我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该怎么办?我的第一反应是停顿,我没有询问她当时是怎么处理的,说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举动!从她向我描述这个事情时带着的焦虑不安,大概可以知道她对“性”这个话题的态度,即使在当时她忍住没有对孩子呵斥或者制止,她的身体和面部反应以及被激活的焦虑也会把她对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全然的传递给孩子,如果没有新的对性的文化经验进入这个家庭或者进入孩子,那么,这样的对性的态度是如何影响这位妈妈的生活,必将毫无保留的也影响着她的女儿和儿子,这样的家庭文化产生的影响绝不仅仅在两性关系上,还有与此相关的俄狄浦斯冲突,害怕惩罚以及关于获得成功、快乐的能力。具有转换功能的父母看到此情此景会怎么做呢?这首先需要父母有正确的看待“性”的观念,避免遇到此类问题时大惊小怪和焦虑不安的情绪吓到孩子。镇定的父母才能找到最智慧的处理办法。当你做到了前面两步,无论你是选择这个时间跟孩子交谈,做一些他们理解能力范围内的性知识教育,抑或选择安静的观察、关注他们在此事上的发展,更多的了解之后再寻找处理方式,如此这些都是柔和的转换方式。迎面飞向孩子的是一块石头或者是一团棉花,最终呈现由父母决定! 



文化观念的传递,有的是显而易见的,被放在台面上,用语言、文字一切肉眼看得见的方式传递着。有的传递却是悄无声息 ,无声,往往更有力,就像海底的暗涌,你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它就制造了海啸!

没文化无知父母毁一生 父母没文化 父母即文化


有一种常见的家庭文化叫做“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的战略优势在于,用迷惑的方式打击。到你没有智商反抗,好比我要绑架你,你却被催眠得乖乖拿着绳子往自己身上捆。孩子常常被严厉的父母逼迫要努力学习,考高分。这是明里的文化传递,父母在传递她们对学习、对成绩、对成功的定义。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除了这些青天白日里经常听到的观念推送,暗地里还传输着的是“我要控制你”,这个阴谋如果被光照亮袒露出来,实在是太伤面子无地自容,被无声的隐藏在“我这是为你好”的帘帐下,面上看起来会比较好。庆幸?庆幸!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福尔摩斯,识破谎言是迟早的事,只不过,被催眠的时间越久,清醒后的爆发威力就越大,伤及自己、伤及他人!一个宣称对孩子的学习不置可否的母亲,并不一定就是真正中立的看待学习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是从来不要求、不逼迫孩子要努力学习,但是,当孩子得到好成绩时,并非不偏不倚的文化价值观念细节仍然会被孩子察觉,孩子能感觉到母亲的情绪反应、整体状态跟以往的差别,从父母细微变化中看到不同,看到父母的价值偏向,他们生来就是练就此等功夫的好苗子,收集到的情报则成为他们开展各项和父母互动关系的重要指导,为了讨好、认同父母,孩子会朝着父母内心希望的方向发展,当然,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是父母没有打压孩子,特别是在孩子没有取得高分成绩的时候。就学习这件事情上,这类父母是聪明的,比起整天板着脸跟孩子谈学习的父母来说,省力、轻松太多。


家族文化传承的力量是巨大的。这些文化里有很多家族的珍宝,也有糟粕。意识能辩真伪,但潜意识未必愿意只传递珍宝。潜意识的诡计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觉察来发现。社会很大,文化价值观念庞杂,但其实对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文化。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做父母,但你有学习的机会!





文|赵文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5251/381573916856.html

更多阅读

DOTA毁一生,魔兽穷三代,两者皆不沾,必成高富帅 烙铁头不沾锡

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玩家的段子:DOTA毁一生,魔兽穷三代,两者皆不沾,必成高富帅。    网游玩家中有很多“屌丝”,他们通宵玩游戏,吃泡面,缺乏社交圈,他们喜欢在游戏中秀优越,现实中却一穷二白;他们喜欢在网络中YY,却没有勇气对自己爱的人表白

没文化,真可怕的红雷梦 没文化有多可怕

对于李少红版本的红楼梦,我本来也是有几分期许的。对于李少红的大明宫词我很欣赏,有的地方是有点雷,但雷出了风格,整体很好看。所以,即便是叶锦添给姑娘们贴了片子头的时候,我也还是觉得看看再说吧。最近几天我看了些片段。这是我第一次

泰国三台当红女星 被轰没文化真可怕的十一大当红女星

  1、刘诗诗刘诗诗   《步步惊情》热拍,主演吴奇隆、刘诗诗等人亮相北京举行的片花发布会。但是有网友发现,刘诗诗扮演的女主角出现5分钟后,一句旁白就让网友“出戏”了,刘诗诗竟然将“沮丧”读作“且丧”。这样低级别的错误,显

当红女明星 被轰没文化真可怕的十一大当红女星

  1、刘诗诗刘诗诗   《步步惊情》热拍,主演吴奇隆、刘诗诗等人亮相北京举行的片花发布会。但是有网友发现,刘诗诗扮演的女主角出现5分钟后,一句旁白就让网友“出戏”了,刘诗诗竟然将“沮丧”读作“且丧”。这样低级别的错误,显

如何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做一个没文化的企业

企业文化是近年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潮流,是被称为企业的灵魂和核心驱动力量的决定企业未来的要素,然而,潮流带来的结果往往让人失望,企业文化也没能例外,在我们对其热捧的背后,却并没有多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从对企业文化的推崇和“实施

声明:《没文化无知父母毁一生 父母没文化 父母即文化》为网友画角声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