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人 天有四象,为何中国人仅对春秋情有独钟?



2016-6-27(星期一)



各位书友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共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这本书。根据第二个领读点,建议今天读完第一章《春风飞扬》,第19至第50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晚读:


诗人是如何细腻点染春色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人 天有四象,为何中国人仅对春秋情有独钟?

最细腻描述春天的古诗词是哪一首?

从感伤春天的诗词里,我们能看见多少种不同的心情?




1.  以春秋两季为题的古诗词在诗词史独占鳖头

天有四象,而中国人对春秋两季情有独钟,不仅把年龄称为春秋,问及旁人年龄,会道“春秋几何”,而且历史上有诸多史书,都是以春秋为名的,著名的有《春秋》、《吕氏春秋》、《晏子春秋》。

 

除此之外,国人也习惯用春秋变幻来形容时光的流逝,连歌词里都会写到“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因为春花开秋月明,转眼便又是一年的光阴。

 

从气象变迁以及人们对季节的感知来讲,春秋也是最容易用来抒发情感的。比如春天里,春花、春水、春月、春草、春泥,往往代表着新生,代表着希望,代表着一年的好光景。而秋季里的秋月、秋风、秋寒、秋木、秋江,闻之便能感知到一丝渐渐袭来的萧索和凋零,用来表达怀才不遇、背井离乡、国破家亡、含冤被贬等情绪再恰当不过了。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最讲究含蓄,而春秋两季无论是从气候、温度还是气象来论,都够含蓄,春之萌动秋之润泽,与夏之热烈冬之凛冽相比,更具有延展性、可塑性、想象性与艺术性。

 

所以,以春秋为题的古诗词千百年来能在诗词史上独占鳌头,而夏与冬的主题诗则相对少了一些。

 


2. 诗人笔下的春光:人间的第一缕早绿色的希望

提到早春,人们的感官世界往往第一时间能想象出草绿色的大地和幽蓝幽蓝的天空。人间三月,是最美的时节,这时春水绿了,春花吐蕊,春枝摇曳,春草复萌,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你昭示,春天来了,一年的好春光,你再一次拥有了。

 

从冯延巳的“雪云乍变春云簇”到韩愈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再到贺知章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就是一副绝美的山水写真连环画。

 

春云如花朵般一簇簇的堆叠,又一朵朵的舒展飘远,青石板路的街角尽头,隐约有着一眼新绿,但再次凝神观望,却发觉那草色仍是淡淡的,你心知春天来了,但春姑娘却袅袅婷婷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肯大方的现身,你等啊等,盼啊盼,终于当河堤旁的春柳垂下千万条绿色丝绦,那丝绦身段婀娜,伴着春风起起伏伏的招展,这时,你才如愿以偿,真真正正感觉到了春的气息,真真正正拥抱了人间的希望。

 

这是草绿色的希望,第一缕四季的光芒。

 

诗人是最敏感的,最先捕捉到了春意与希望,所以他们磨砚展纸,大笔一挥,写下了千百首早春绝句,亦写下了吟诵千年的爱恨悲欢。

 

3. 描写春色最著名的篇章

关于春江春水的诗,白居易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冯延巳写到“风乍起,吹皱一池江水”,而我最喜欢的是孤篇盖盛唐的传世名篇——《春江花月夜》。

 

唐代诗人张若虚,其传世的诗词只有两篇,与白居易李白等大咖的传世名篇数量相比,简直不堪一提,但是就这两篇,已经足够他在诗词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足够他叱咤风云盛名赫赫。

 

《春江花月夜》开篇便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初春的江水幽蓝,银色月光波光莹莹,一浪一浪的翻远,那种静谧中的波澜,悸动中的沉邃,是少妇心中的相思,是文人梦中的理想,亦是千百年来国人的集体希望。

 

这是壮阔的春江,还有婉转的春水。无论是汹涌也好,潺潺也罢,春光里的水涌动的是心事,是梦境,亦是岁月赋予的惊喜。


读完了晚读,你对诗词中的春秋又多几分感想呢,看看于丹老师眼中的诗意春秋。


?作者:菀彼青青,悦读专栏作者,自媒体人。微信:青青de太阳岛(qqdtyd),微博@匠人菀彼青青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5551/891782982621.html

更多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女子 春秋战国著名人物

1、褒姒  典故:“烽火戏诸侯”“千金一笑”  褒姒,生于陕西汉中,古褒国人。又因姓姒,故名褒姒。公元前779年,褒国将其献给幽王。《琱玉集》载:她性不喜笑,但“其一笑有百二十种媚”。传她为龙的涎沫所生,故而神奇美艳。幽王为了她一笑,以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名人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

【春秋】:  一提起春秋时期,就令人想到诸子百家。的确,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化的重要时期。  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典故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呆若木鸡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

声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人 天有四象,为何中国人仅对春秋情有独钟?》为网友为你撑起一片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