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举措 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 ,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

  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

  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在盛乐即位为王。又在次年即公元386年定国号“魏”,是为北魏,改元“登国”,

  公元398年,他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自称皇帝。他即位初年,积极扩张疆土,励精图治,将鲜卑政权推进封建社会。晚年则好酒色,刚愎自用,不团结兄弟,导致在公元409年的宫廷政变中遇刺身亡,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二十四年。

  其子拓跋嗣登位后,于公元410年(永兴二年)谥拓跋珪为宣武皇帝,庙号烈祖,公元420年(泰常五年)才改谥为道武皇帝,公元491年(太和十五年)改庙号为太祖。

  拓跋珪为政举措

  公元396年,拓跋珪乘后燕武成帝慕容垂去世,进兵中原,占据了今山西、河北之地。为了便于控制,拓跋珪下决心迁都平城,徙民耕田,经营平城,使平城周围有了大片的沃土。然后,拓跋珪迁都平城,即帝位。他因倾慕汉文化,遂仿长安、洛阳等中原名城的规制,营修宫室,建立宗庙,设有社稷,又命人标明道里,平定权衡,审计度量,不久又仿汉制,完善职官制度。为加强封建化,扣球听从崔宏的建议,下令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成为国家的编户。

  公元399年,拓跋珪又始置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员共三千人,并命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举措 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

  公元404年,拓跋珪又设王、公、侯、伯四等爵,并置散官五等,品级自第五到第九。后又命宗室置宗师,八国置大师小师,州郡也置师,以辩宗党,举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5751/307012868411.html

更多阅读

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世界上一些现代化水准较高国家,在8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和现代管理理论。它是一种基于人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它不同于重物不重人的表层文化,也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从战略防腐的高度,充分认识企业加强以人为本的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以廉洁文化建设为纽带,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为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加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教化与融化”

系列专题:企业文化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汉民族曾经无数次被北方少数民族征服或战胜过,包括鲜卑族、匈奴、蒙古族、满族。但每一次被征服的结果,都是征服者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特性、最终溶入汉民族文化体系中。原因很简单,北方少数民族拥

声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举措 拓跋珪政治上的贡献有哪些 拓跋珪为政举措有哪些》为网友不哭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