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象的选择与处理上,唐代诗人注意凸现这些意象的地域特征与文化内涵,并借之反映出唐人主体精神的丰富多样。在唐代边塞诗诸多的意象中,清雅绝伦的优钵罗花、飞腾健举的胡马、色艺俱佳的胡姬都是很有特色的。在皑皑雪山上生长的优钵罗花,寄托着唐人丰富复杂的情感;纵横沙场的胡马又折射出唐人奋发有为的报国之志。比如:唐代边塞诗中的胡马意象。“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杜甫《洗兵马》)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得胡马深入唐诗领域,成为唐人喜爱的诗歌意象。唐代诗人视胡马为龙之化身,主要从胡马的来历、体征、骨力、神采、品格、速度等方面入手,艺术地再现了胡马俊爽的英姿和飞扬的神采。而在飞腾健举的胡马身上,诗人又寄托了渴望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情怀,也体现出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