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建筑清真寺 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

  随着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人和广泛传播,回族的清真寺,犹如美丽的瑰宝,遍布于祖国东西南北,受到人们的重视。

  回族的先民由于分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定居以后,因地理环境和建筑材料有别,以及受中阿文化的影响,其清真寺的建筑结构和式样丰富多彩。从建筑艺术风格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阿拉伯式风格;二是中国传统的古典式建筑风格;三是阿拉伯式和中国传统古典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建筑。不管什么风格的建筑,都直接影响了回族清真寺的建筑艺术,充分表现了回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建筑艺术风格,足以使人感到一种美的享受。

  自唐、宋至元初六七百年间,我国回族修建的清真寺,基本上都保持阿拉伯式的建筑风格。20世纪80年代以来修复和重建的清真寺,大多也都采用了阿拉伯式建筑艺术风格。大殿顶脊多为半圆拱形,邦克楼为尖塔式。其内外装饰更富有阿拉伯特色。

  以怀念穆罕默德圣人取名的广州怀圣寺(俗称光塔寺),由光塔和寺院两大部分组成,其造型特别优美,尤其是该寺光塔高达36米,塔表为圆形灰饰,远望如光洁的银笔,别致壮观,直上苍穹。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建造的泉州圣友寺,采用了中世纪阿拉伯普遍流行的建筑式样,礼拜殿四壁为花岗石所砌,东西正门为尖拱形,西墙左右还有六个小壁龛,嵌有阿文石刻《古兰经》警句。据记载,该寺原来大门也由花岗石砌筑,尖拱形门楣,门楼顶部有宣礼尖塔,明万历年间毁于地震。

  在西北地区,这种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也有不少。如银川南关清真寺、兰州西关清真寺和新疆的一些清真寺等。这些寺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其共同特点为:都有高耸的尖塔,半圆形拱门,有绿色圆形拱顶,顶上有一颗象征伊斯兰教特征的新月直冲蓝天,周围有若干小穹顶环抱。寺内墙壁、窗棂、屋檐相连。

回族建筑清真寺 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151/560410714748.html

更多阅读

56个民族各有什么特点? 56个民族的特点

1、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

中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资料

1.蒙古族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

新华门 新华门为什么不能停留

新华门新华门位于北京市碑胡同与西长安街交口处西100米,新华门原为宝月楼,建于乾隆于二十三年(1758年),传说:宝月楼是乾隆皇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建。香妃入宫后思念家乡终日闷闷不乐,乾隆皇帝就建了宝月楼,还在楼对面建了回营和清真寺和等

太全了56个民族的故事(转) 关于56个民族的故事

56个民族1、蒙古族 (měng gǔ z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

声明:《回族建筑清真寺 回族建筑 回族清真寺是怎样一种艺术》为网友白矮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