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我的免费公益课的家长中,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家的孩子性格特别内向,自卑,不爱说话。上课不敢和老师互动,回答不上来问题,也不积极参加任何活动。
这部分孩子通常都是内心细腻而敏感的,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心中存在着不自信甚至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的孩子是很难在社会上取得成功的,这由我们的社会现状所决定。只有大胆展示自己,才能赢得更多的机会,也才能让孩子体验到交流、合作的快乐,锻炼出自主决策和领导能力。
总爱说我不行的孩子常常是自卑的,总是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他们的恐惧心理比较严重,爱焦虑,做事畏畏缩缩,害怕失败,不愿去尝试、探索,甚至放弃成功的希望。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1、从情感入手:运用积极的情感体验,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评价。
2、尊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使孩子获得信任,充满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不断获得进步。不说负面的言论,比如你真没出息,你就那样了,你不行等。不总是拿自家的孩子和其它的孩子作比较,尤其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短处去和其它孩子的长处去比较。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少一些责备。
3、活动激励: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孩子参与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能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4、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如果孩子稍有失误,或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时,父母不应指责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为如果孩子在幼时的整个成长经历中,总在父母的责骂中渡过,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她就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因此允许孩子失误,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宽容。 5、少一些攀比,多一些鼓励 。父母不要常对孩子说:“你瞧,人家小明多聪明,总是考全班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笨。”……如果常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孩子的短处比,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比越自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孩子有自己的特点,她在不断地努力,她就是个值得自豪的孩子。而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父母更应该象知心朋友一样关切她,鼓励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战胜困难,当孩子说我不行时,你可这样说,我不相信你不行。
6、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 。如果父母对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就极少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干,也就体验不到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因此放手让孩子去闯,引导孩子怎样闯,才能使孩子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孩子的自信心。 7、少一些灰心,多一些欣赏 。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情绪。如果父母遇事总说“我不行”,孩子不但会模仿父母的这种处事态度,还会认为:“父母都不行,我就更不行了”,因此,父母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尊的下一代。

如果家里已经有了一个总说“我不行”的孩子,家长可以先从上述几方面找找原因,或改变自己的言行。从思想上认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过失是理所当然的,有时可忽略不计;而他的点滴自主的探索都是极为可贵的进步,应该值得大加称赞,用欣赏、夸奖、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