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勇士的甲胄—建国后的解放军单兵装具(上)



艰苦奋斗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建国前解放军物资匮乏,军装和携行装具十分简陋,基本是一条粗布制的子弹袋,顺着肩绕一圈,然后绑到腰上扎紧,外加一个四联或者三联的手榴弹携行袋,一条粗布口袋装粮食,条件好的可以配一个水壶,拿着从敌人手中缴获的武器,这基本就是建国前八路军、解放军身上的全部家什。


但我军先辈们就靠着这种简陋的装备,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解放了中国大陆。

(图为八路军老照片,可以看出八路军单兵装具异常简陋)


到了抗美援朝初期,我志愿军的单兵装具五花八门,有从蒋军缴获的美军英军帆布装具,也有日军的皮质弹药盒腰带等单兵装具,甚至还有少量苏军遗留下来的苏式装具,但大部分仍然使用布质的子弹袋,和解放前相比,这些子弹袋只不过是统一制式批量生产,用料也更为结实。


(志愿军上甘岭一张很著名的照片,从照片中依稀可以看到,上甘岭的志愿军仍然配备有布质子弹袋)


(志愿军后期接受苏式装备,最为明显的便是波波沙冲锋枪弹鼓携行具。图片来源见水印)


志愿军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赢得了抗美援朝胜利后,此时的解放军已经将国产的51式冲锋枪及53式骑步枪配发部队,随之相应的单兵装具也配发,解放军终于将布质长条子弹带淘汰,用上了胸挂冲锋枪携行具和四联手榴弹携行具,而腰带、水壶,挎包以及各种腰挂携行具(如油壶包、指北针包、弹匣包、风镜包等)也进入解放军的单兵装具配发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当时还研制了第一代50式工兵铲,此款工兵铲即为著名的205工兵铲的前身。而50式工兵铲配发有帆布携行具(军锹套),携行方式类似德军军锹,用携行具将军锹头包住挂在腰带上,军锹把手向下露在外边,为了不与水壶和挎包冲突,此款工兵铲一般被携带在左后方,携行极为方便。


但后来我军205工兵铲投入现役,却没有为其配备相应的携行具,而是在锹头后方两边打孔,以便穿绳携带。


(图中红圈内即为50式工兵铲极其携行方式,可以看出,此款军锹配有携行具。)


(此为53式骑步枪的胸挂弹药携行具。各位爷,在下实在是找不着水连珠的桥夹就装个九五式桥夹凑合看吧...)


上图为笔者收藏的53式骑步枪(水连珠)弹药携行具,十个桥夹包为联,内可装五发桥夹,用料为斜纹帆布,桥夹包上用两根布条绑住防止桥夹掉落。由于笔者没有水连珠的五发桥夹,具体一个桥夹包内可以装几个桥夹知道了我也不能说,况且我也不知道。(模仿局座口气,不过我是真不知道...)


我军在配备水连珠的弹药携行具时,并没有普遍采用苏军的皮质/帆布腰挂弹药盒,而是采用了胸挂弹药携行具,从此款携行具中,还可以依稀看到当年红军八路军的布质子弹袋的影子。


此携行具让笔者费解的是,桥夹包内衬是蓝紫色棉布,桥夹包盖上是白色棉布,既然整体为帆布制作,甚为结实,为何还要加内衬?


不过这也反映出建国初期我国军工的良好品质,此款装具虽说比我爹岁数都大,但若用于狩猎用途装弹药等物,仍然从质量上和设计上不显落伍。(笔者记得当初收这个携行具才五块钱,实在是物美价廉,现在很难找到了)


(图为对印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押解印军俘虏的图片,从图中可以大概看到我军的武备和装具)


对印自卫反击战,解放军教三哥怎么做人,把所谓地区一霸世界第三的印度打的丢盔弃甲还把三哥旅长给活捉。解放军为何在对印作战中表现出色的原因众军迷已经分析了好几遍,我就不在此露怯了。


对印作战中的解放军已经换发了56式枪族和相应携行具。其中56式携行具分为56式半自动步枪弹药携行具和56式冲锋枪弹药携行具,还有56式班用机枪弹药携行具。


 

上图为56式冲锋枪弹药携行具,在对印作战中主要配发士官。我军在引进仿制AK步枪生产出56式枪族后,却没有模仿苏军使用挎包式的弹药携行具,而是使用了胸挂式的携行具,此款携行具为三联弹匣包,可以装三个三十发56式冲锋枪弹匣。


携行具两侧各有两个小包,侧面的小包据网友称是为了装手雷使用,但是我军当时并没有配备卵形手雷而是配发木柄手榴弹,并且配发了相应的四联木柄手榴弹携行具。


所以笔者觉得当时中国军工人员不会不考虑我军武备情况而在胸挂弹药携行具上设计出卵形手雷包,这四个小包应该设计初衷是装指北针油壶急救包等杂物,甚至可以装手枪弹匣,而在实际使用中也是如此。


但是据一些资料显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战士曾将木柄手榴弹的战斗部插进两侧小袋中,将木柄露在外面进行携行,不过笔者觉得此种携行方式并不牢靠,真实性有待考证。


(此为笔者收藏的另一款56式弹药携行具,装56半自动步枪桥夹所使用)


而对印作战中,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的士兵们配备的则是上图的56式自动步枪携行具,因56半服役时间长,此款携行具同56式冲锋枪弹药携行具生产配发到七十年代末。


二者均为帆布制作,佩戴方式是两根交叉的帆布袋(可以调节长短)从后背交叉穿过,两条侧带在身后腰部绑牢。


56式半自动弹药携行具为九联桥夹包和末尾一个杂物包组成,一个桥夹包内可以交叉放置两个十发桥夹(其实要说楞往里塞四个桥夹也能塞进去,笔者试过,就是往出拿的时候很不方便),

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勇士的甲胄—建国后的解放军单兵装具(上)

两款携行具均为厚帆布制作,内部挂胶,估计是为了防潮防水所用,扣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木质搭扣,弹匣或桥夹等物放进去很是牢靠,但是往出拿的时候反应不够快,而木质搭扣在我军的帆布制装具上很常见,比如五六式机枪弹鼓携行具、火箭筒弹药背囊等。


这两款携行具用料扎实,看出来制作很是用心,彰显了老一代军工品质。


(著名的对印自卫反击战许三多款兵人,使用56式三联冲锋枪携行具,四联木柄手榴弹携行具,挎包等)


(好基友的女儿被我拉来当模特,小萝莉身上所着即为56式半自动步枪弹药携行具,配上苏军船帽,很是可爱)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七十年代的红色样板画,图中解放军战士很写实,身着的便是56式冲锋枪弹药携行具)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各国的单兵装具大多也都是分件单挂,并且多为腰部携行,大部分是二战时流行的腰挂携行方式,像解放军一样采用胸挂携行的部队并不多。


同时代的印军也是如此,配备帆布腰挂子弹袋,使用李菲尔德步枪和布伦机枪作为单兵装备,而美军在越战初期依然使用二战时期定型的单兵装具,美军从越战中期才开始有了战术背心的概念并配发部队。


横向相比,我军在当时的单兵装具不敢说世界先进,最起码也是世界一流,并且大规模使用胸挂弹药携行具,不得不说是一种先进的理念。不过奈何六七十年代政治运动的干扰,导致我军在八十年代的单兵携行方式渐渐落后。


话说回来,上世纪六十年代解放军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洗礼,正是战斗力的巅峰时期,并且配发了相对先进的56式枪族和弹药携行具,打印度如砍瓜切菜也是正常。

 

解放军的每一代携行具都是经典,其中不乏有精品之作,下篇将介绍63式、81式弹药携行具及其附属携行具,请继续关注龙牙战术。


各个年代解放军的勇士们就是身着各色携行具,为了祖国鞠躬尽瘁马革裹尸,我们也曾羡慕解放军的一身装备,努力成为解放军的一员。当参军入伍之后,穿上甲胄一般的携行具,更显我军的威武雄壮。


而我们每个热血男儿也想要拥有一个有着军工品质细腻做工的战术携行具



没错!这款携行具就是龙牙“EDC-元”战术挎包!


龙牙战术,让你拥有和我军一样的精品战术装具!


它可以让你的一切各归其位,让处女座也不在犯难呦!

 

下图皆为试制产品,先让大伙开开眼。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351/688982670221.html

更多阅读

建行跨行转账手续费最新 建行跨行转账手续费

发布日期:2012-04-06 11:47:11 来源:互联网 查看次数:3682柜台、ATM:转入账户、转出账户都是建行:同城免费,异地转账:交易金额的0.5%,最低2元,最高50元;跨行转账:交易金额的1%,最低2元,最高50元

标准的美军士兵装备组图 美军士兵

由于频繁参与反恐战争,美军单兵装备成本自2000年以来已增加了两倍。一名美军士兵的装备成本(包括夜视装备)在2000年时约为7083美元,如今已跃升到近2.6万美元。美国单兵装备如今已涵盖个人防护、生存保障、武器装备、夜视装备等四大方面

轻武器 轻武器-基本简介,轻武器-基本介绍

轻武器通常指枪械及其他各种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又称“轻兵器”。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其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枪榴弹主要有杀伤、破甲、烟

vpn基本概念解释 法器 法器-词义解释,法器-基本概念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在佛教寺院内,所有庄严佛坛,以及用于祈请、修法、供养、法会等各类佛事的器具,或是佛教徒所携带的念珠,乃至锡杖等修行用的资具,都可称之为法器。就内义而言,凡供养诸佛、庄严道场、修

声明:《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中国最新单兵携行装具 勇士的甲胄—建国后的解放军单兵装具(上)》为网友做好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