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出院了,我特意来向你们告别。日前,当小陆大踏步走进儿科医护办公室,一家三口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连声说谢。医护人员看着小陆精神抖擞的状况,既高兴不已又感慨万千,20多天来医护人员与罕见疾病——霉菌性肺炎搏斗,力克三大难关的经历历历在目。
小陆,贵州六盘水人,今年14岁,随来姚打工的父母居住在城郊五星村。5月15日放学途中,不小心掉入一条臭气冲天的污水沟,小陆在慌乱中吞下好几口污水,幸好有同学把他救起。溺水后的小陆随即出现了腹痛、呕吐、头晕、头痛的症状,他被送到了市人民医院急诊儿科。医生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系列检查,很快确诊:溺水肺。马上把小陆收住入院。
入院后的小陆病情日趋严重,反复变化。
入院第一天,小陆就出现气急,发绀、意识模糊症状。医生诊断出小陆有脑水肿。患者病情危重,家长也心急如焚,看见医生就说:“医生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家儿子。”面对如此凶险的疾病,医护人员见招拆招,马上把小陆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吸氧、插管,以保持呼吸通畅,同时采取了抗水肿、抗感染等系列措施。3天后,小陆病情好转,意识也清醒了,拆了呼吸机。

“病人呼吸再次困难,气促、昏迷,出现喉头水肿。”第4天,小陆病情再次拉响警报。医生只好给小陆重新装上了呼吸机。病情如此反复了2天,经医务人员积极治疗后,小陆病情又开始稳定。
正当医护人员和家属信心满满之时,又一难题摆在医护人员面前。
“小陆一直高热咳嗽,用了许多抗生素也没有什么效果。”此时的小陆并发了严重的胸部感染,胸腔大量积液。
儿科医护人员召开了紧急会议,大伙纷纷出主意想对策。
“会不会是霉菌性肺炎?”他们突然想到。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死亡率极高,不容易治愈。小陆是从臭水沟里捞上来的,吐出来的也都是污水,臭水沟里有多少霉菌、真菌啊!很快,医护们给小陆进行了抗霉菌治疗,收效显著,病情一天天好转,20多天后,小陆顺利出院。
事后儿科主任糜丽珍医师说:”能把这小孩子救过来,真的是不容易。两次把他从死亡关拉了回来。特别是死亡率如此高的霉菌性肺炎,如果我们诊断不明确,把小陆疾病当作是普通的肺炎进行抗细菌和抗病毒感染治疗,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
面馆窗户旁挖排气洞 隔壁3个月宝宝患肺炎
“面馆煤炉排的烟气一直往我家窗子里飘,宝宝还未满3个月,已被查出患了呼吸道疾病!”6日,心疼宝宝咳嗽不止,西陵区北门外正街44号住户唐女士到东正街社区反映求助。
唐女士家住一楼,旁边开有一家面馆,面馆在距离唐女士家窗户大约1米的墙壁上开了小面盆大小的洞,令唐女士一家头疼的“烧煤味”正是从小洞里飘进屋的。原来,这家面馆煮面一直是烧的煤,不断有气体排出,店家为了排气,就在墙上打了这个洞。今年4月,唐女士生下宝宝,可这些天来,宝宝经常咳嗽,唐女士怀疑是烧煤产生的气体所致。
“煤炉排出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还有杂质粉尘,长期在这样的空气下,宝宝哪受得了。把孩子抱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呼吸道肺炎,医生说不能排除和环境空气有关。”唐女士说:“别说是孩子,就连我们成年人天天闻这个味儿都觉得不舒服。”为了防烟气进屋,唐女士一家不得不长年关紧窗户,可这股烧煤味仍然挥之不去。
对此,面馆老板袁先生也表示很内疚。他说,面馆本来就是赚一点小钱,用天然气、做排烟管道需要一大笔开支,自己承受不起,才想起在墙角挖洞通风排气。为此,自己还特意买了两个大风扇,心想能够把这些烟子和气味吹出去。“实在不行只有下午和晚上不营业了。”袁先生作出退让。“就算下午晚上不营业,早上也还是会烧煤,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唐女士说。“宝宝的健康牵动着很多人的心,社区也正在和袁先生沟通。”东正街社区社工告诉记者:“相信过几天会有一个结果。”
延伸阅读:22个月大婴儿患罕见病 出生后不停拉肚子老人患罕见病一上厕所血压直飙 全球仅300多例男童患罕见病 从未长过牙没尝过苹果啥滋味“后冰桶时代”罕见病更需全方位关注呼唤罕见病救助制度罕见病药物如何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