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的贡献
严复其人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严复之所以这么有名,无非就是因为他的贡献。要说起严复的贡献,也不过是包括两点,一个是翻译方面的,一个是教育方面的。
严复画像
严复的贡献在翻译方面是很有成就的,学生们都知道一本很有名的书本叫做天演论。那个时候的中国正值多灾之秋,像严复这样的学者是很不想看到这个局面的。所以严复就翻译了一本书,把书的名字翻译成了天演论。所谓物竞天择,只有适合环境变化的人才能生存下来。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环境下面也是很有用的,很多人借助严复翻译的这本书当作依据,呼唤人们振作起来,发奋图强。严复的外语是很厉害的,在严复的时代,人们对外语不是很喜欢,也觉得深奥,学习的人并没有现在的那么多。但是严复就是少数熟悉外语的学者,还积极的翻译外国的书籍,这一点很了不起。
严复的贡献在教育方面也是可圈可点的。作为一个民国时期的知名学者,他积极的筹办中国的近代教育。他创办过学校,也当过讲师,当过校长。当时的中国是需要新思想的,严复解放了很多的学生,这一代学生们有的引导了新文化。这样说来,严复是引导中国思想解放的第一代人。严复和康梁他们也是差不多时期的人,严复的一些做法,对康梁的活动很有帮助。
严复翻译过哪些西方著作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一个很有名的学者,同时也是很有名的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对大家有着很大影响。那么,这里就有了一个疑问,严复翻译过哪些西方著作呢?
严复雕像
大家最熟悉的严复的翻译过的西方著作叫做天演论。这是严复翻译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有名的书。这本书的原著作者叫做赫胥黎,倡导适者生存的那个人。严复利用了这个生物界的观点,把这个给加注到了中国的社会身上。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并不太好,有识之士的人们都怕自己国家被淘汰。所以,严复翻译的这本天演论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严复除了上面说的天演论之外,后来又陆陆续续的翻译了一些别的西方著作。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都是在社会上有着很大影响的著作,比如严复翻译亚当斯密的西方著作,把国富论叫做原富。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是跟随着时代和自己救国的意识转变的。严复先开始翻译的是一些自然界的东西,还有经济上的,最后严复把翻译的视线转向了法律。到了严复翻译的后半阶段,严复翻译了很多的法律方面的书籍。
严复翻译过的法律方面的书籍时间是在十八世纪初,翻译的西方著作作者有约翰穆勒的,也有孟德斯鸠的,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本论法的精神也是严复翻译的西方著作之一。严复对中国的翻译做出很大的贡献。

对严复的评价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注定会被后人评价。我们就看一下对严复的评价如何。综合分析与其相关的影视作品、传记文学、甚至是学术文章,都各自阐述了自己心目的中的严复。
严复照片
首先,严复早年曾经被委派到英国留学,在此期间,他先后进入不同类型大学就读。这种丰富的求学经历对他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期间,他不但亲身体验了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有机会接触到包括进化论在内的各种学说。因此他逐渐对这些全新的理论产生兴趣,继而阅读了大量有关于此的书籍。这直接导致了他日后大量翻译西方相关著作响,将此类思想第一次系统的引入国内,让国人为之耳目一新。因此严复被评价为杰出的翻译家。他提出的翻译理论至今仍被翻译界奉为圭臬。
回国后,严复虽然有一段时间曾经参与政治,但是由于大格局的变化,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因此很快就离开了官场。投身教育界,开始他先是在多家教育机构担任教习、总教习、会办、总办等职务,后来直接到多家中学、大学担任校长职务。在办学过程中他积极开展西方的启蒙式教育。也算是在中国开西式教育之先河,因此也被评价为一名敢开风气之先的教育家。
对严复的评价里还有一点尤其需要指出,晚年的严复开始反思自己早年的一些言论,他认为西学虽然重要,但是决不能废弃中国传统文化。
严复故居
严复故居应该不会让人陌生,因为在中国总理李克强考察的最后一站就选择了严复故居进行考察。当时也是占据了各类政治新闻头条,总理李克强的这一举动也让人们对严复故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严复故居
在了解严复这个人人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严复这个人,他究竟是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能让总理李克强可以去考察他的故居。
严复是1854年出生在福建中药世家的普通小孩。他是中国中国史上第一个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的思想家和翻译家。更是被国家总理李克强称为“放眼看世界”的开拓者。他翻译《天演论》中的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观点一直深深影响着现在的中国人。
严复故居就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而这个地方也因为出生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变得特别。严复故居有六百零九平方米的面积,建筑坐北朝南,清式规制的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在主座前廊西有一扇小门直通花厅。在清式建筑的严复故居中还有很多西方文化的装饰,在花厅的走廊以及用的栏杆都是仿造西方的建筑纹饰设计的。
如此精致的建筑,在二零零六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严复故居因为建筑精美和居住者受人尊重,他的故居被多人作为题材进行绘画。当时中国国家一级美术师拇指先生就以严复故居为题材绘画过一副《严复故居》的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