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详解及真题样例

 热力环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较难理解的考点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第一:热力环流知识详解

  1.基本知识

  〖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成为热力环流。

  〖成因〗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根本原因(地表冷热不均)

  〖特点〗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过程〗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图示〗1、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图中实线为等压面,虚线为等高面)

  2、空气的上升或下沉,导致了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如图1)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详解及真题样例

  3、气压差异又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如图2)。

  

  2.实例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与热力环流原理相同的大气环流,如城市风、海陆风和山谷风等。

  (1)、海陆风:滨海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海风);晚上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陆风)。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2)、山谷风:白天山坡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入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若在这些地区布局有废气、粉尘排放的工业,常容易造成大气污染事件。

  

  

  (3)、城市风:由于城市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当大的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这样就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3.应用

  (1)、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2)、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3)、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入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逆温层的存在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如在这些地区布局有废气、粉尘排放的工业,常形成大气污染事件。

  第二:热力环流真题样例

  1. 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 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 9时到9日(晴) 18时。监测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2010全国文综Ⅰ, 8,4分) 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 8日15时左右B. 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D. 9日18时左右

  答:B

  解析: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 使城区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 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应是城郊温差最大时段, 8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

  2.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的东坡和西坡的垂直带谱。读图, 完成下面各题。

  

  (2010海南地理, 17,3分) 干旱河谷灌丛带所在的河谷终年盛行( )

  A. 干冷北风B. 干热南风C. 上升气流D. 下沉气流

  答:D

  解析:一般情况下, 河谷地带气候湿润, 但是此处的河谷气候干旱, 说明下沉气流的影响导致河水不易蒸发, 影响降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751/653112765074.html

更多阅读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你还记得热力环流吗?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下面由爱华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

高中地理会考题 四川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

温室效应的增长,臭氧层的破坏,一系列环境生态的恶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四川高中地理会考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川高中地理会考题:(点击图片,阅读更清晰的内容)

初一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初一地理科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学科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初一地理科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一地理科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

声明:《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详解及真题样例》为网友压在你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