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废弃的大楼
废弃的工业大楼,孤独的人,在现代化的工业社会中,人是如此的渺小,当工业的时候,这里应该是一片繁华景象,人们应该会忙碌于生产,没有闲暇休息的时间,然而一旦遇上经济衰退,习惯于作为工业社会中的螺丝钉的工人,在这样的潮起潮落中,是如此的无助,如此的孤独
2、寄托感情
基多·日落-小孩
在黄昏夕阳下,小孩坐在山坡上,静静的看着太阳慢慢的消失,呈现一种温馨、宁静、充满希望的气氛,我希望这小孩的未来,会比我们更加充满希望
巴拿马·海边-黄昏
宁静的港湾,一对老人相依相偎在海边,让我心里莫名的感动,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应该就是如此吧
3、表达情绪
札达·徒步
苍茫的大地,蓝天下,徒步的行者,显得是如此的渺小,然而,不屈的精神,驱使我们向前,只要你的脚步不停下来,总能到达终点
梅里雪山·坐等日落
偷得浮生半日闲,让阳光温暖我的身躯,让雪山洗涤我的灵魂,此刻,是如此的自由自在
骑行·草原
远行的游子,黄昏的炊烟,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我们不是孤独的在路上,心安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
技巧:
1、人物应该是画面的视觉重心
既然要通过人物,来衬托风景,那在拍照的时候,人物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元素,在整个画面中,他不需要有太大的篇幅,但是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人物的位置,使得人画合一,和自然产生共鸣,营造出舞台感,使得画面有一种戏剧化的倾向,让照片更耐人寻味,精致耐看
玛旁雍错·徒步
孤独的行者
喀纳斯·原住民生活

哥伦比亚 ·古老教堂前的行人
219国道上的搭车之旅
2、人物在风景照片中的比重
既然是通过人物来衬托风景,虽然人是画面的重心,但主题不宜过大,不然就变成了人物照了。主体,还是应当以风景为主,人物应该尽量越小越好,使得欣赏的人,轻易的就产生代入感,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效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物在照片中所占的画幅不大,但又要突出中心,拍摄的时候,尽量避免人物周围出现繁复杂乱的景物,如深色的人物周围背景应尽量浅淡和单纯,以突出人物的形状和动态,反之,浅色的人物周围背景应尽量选取深色的背景
河卡·田园生活
亚丁·徒步
喀纳斯·徒步随拍
3、捕捉人物在风景中的瞬间
拍摄的主题是风景,但人物在照片的整体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时候,人物的行为、动作和情绪,往往会影响到整个画面氛围的表达,在这样的场景中,风景是固定的,而人物往往是不停变化的,我们可以先选取一个场景,然后在自己脑海中想象出一幅人在画中的画面,然后耐心的等待那个人,按照你所预想的画面出现,轻轻的按下快门,一张能表达出你的观点的照片,就产生了。有时候,精彩的瞬间,一闪而过,再也无法重复,这就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你需要时刻保持这一颗好奇的心,当你心目中的那个画面出现的时候,快速的按下快门,把这精彩的瞬间,凝固下来。当然,你也可以让你的同伴,按照你所设想的场景,出现在画面中,人工去构造一幅你希望的画面
草原·日落·牧民
我安静的等待,在牧民挥舞着手上的吾尔多(一种放牧的工具)的时候,把这一瞬间,凝固了下来
哥伦比亚·mompos
安静的河面上,动感的少年,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
喀纳斯·滑翔伞
自由
4、构图
在拍摄有人物的风景的时候,景物的构图安排应围绕人物开展,尽量使得观者的视线汇聚到人物身上,起到烘托和渲染的作用,因此往往开阔的地平线、不断重复的细节或者富有韵律感的曲线构图往往更易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感受,也使得画面耐看。
太湖·明月湾
日落,古老的码头上的情侣,延伸向远方的地平线和落日,给人一种温馨幸福的感觉
河卡·油菜花田中的归人
唐蕃古道·风暴来临前的骑行者
摄影是一种很主观的艺术,快门开合的瞬间,就决定摄影师所想要表达的意图,当时光在快门下停滞下来,凝聚成一幅照片,客观的现实保存下来的同时,又反映出摄影者强烈的主观感情,所有的器材、所有的环境、所有的摄影技巧,都是虚幻的,能够感动自己的照片,才是最好的照片,如果连你自己都感动不了,你又凭什么去感动别人呢?生活也是如此,再平凡的生活,也有令人感动的一面,只有对生活充满了感动的人,才能够拍出令人感动的作品。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