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1921年2月16日—2008年8月20日)享年87岁,在北京逝世。山西省交城县人,原名苏铸。华国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华国锋的三大历史功绩
1976年4月7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华国锋担任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职务。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的离世,诱发了各派政治力量的较量,特别突出的是受迫害的干部群众与“文革”的实权派“四人帮”的角斗,在政治力量斗争中华国锋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倾向哪派,哪派便会势力大增,有取胜的可能.毕竟他是毛泽东在弥留之际选中的接班人,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代表了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做了几件彪炳史册而又顺应历史潮流的大事。
党和国家领导人告别华国锋同志
第一、粉碎“四人帮”
他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中共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在叶剑英、汪东兴等人的配合下,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媒,以非常手段解决了党内问题,为1982年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江青、林彪反革命集团奠定了基础。从历史发展来看,这是他的第一大功绩,如何评价都不过分。
朝鲜人民悼念华国锋同志
(朝文片头写的是:“悼念华国锋主席”)
(朝文片尾写的是:“我们朝鲜人民永远铭记华国锋主席为朝中两国所做的贡献”)
第二、允许邓小平复出
华国锋始终是一个忠厚之人,在毛泽东的引领下,没有自己的思想,也没有形成一个派系,只有用“两个凡是”。在举国上下结束“文革”的呼声下,后来他不再坚持“两个凡是”,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这是他的第二大功绩.邓小平东3再起,对于华国锋来讲是要有很大勇气的.常人都清楚,邓小平作为政治家,他的复出,对华国锋意味的是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华国锋并未从狭隘的1己私利出发对待邓小平,而是从党和国家的大局考虑,推倒强加在邓小平身上的1切不实之词,允许邓小平复出,恢复党内外职务,这才有了“总设计师”日后创建的“春天的故事”。
香港卫视报道华国锋同志逝世

第三、平稳交出权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华国锋主张的“两个凡是”受到批判,其权力自然而然的被大大削弱,但他仍继续担任着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虽然对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他从思想上和认识上一时未转过来,但毕竟同意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华国锋并以党中央主席的身份主持召开中央全会拉开了经济建设改革的序幕,随着时代的前进,他身感能力、思想难以领导今后的工作,便识时务的提出辞去职务的请求,这才有了后来平稳过渡的好局面。
歌唱领袖华国锋主席
1980年9月,赵紫阳接替华国锋出国务院任总理,1981年6月,胡耀邦接替华国锋出任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出任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降为党的副主席。
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61岁的华国锋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央委员,随后连续高票担任了四届中央委员。华国锋同志的言行十分严谨,从不议论新一代中央领导的工作情况。虽然他享受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待遇,可以到全国一些地方走访,但他很少离开北京,从不议论时政和干扰国家大计,就凭此,他就是“天下为公”的人。